中国足球市场模式正在翻转,这才是对中超和足协最致命的。徐亮说300万就没人踢球了,其实他不明白,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其球员的收入是和整体的足球市场相关联的。中国足球唯一可能风光了一阵的时期,是恒大开启的金元时代,几家有钱的俱乐部以超出中国足球市场的价格营造了一个虚假的繁荣。 事实上,中国足球的转播版权,中超联赛的入场人数,中超的冠名赞助,以及俱乐部自身的经营能力,除了逐年下降,就是惨不忍睹。有人大言不惭地说钱少了没人踢球的时候,殊不知俱乐部已经不堪重负,这些年大量的俱乐部倒闭,关门,我们还见得少么?其核心就是入不敷出,有点钱都供养这帮球员了。反过来说:如果球员努力拼搏,杀进了世界杯,那么冠名,赞助,转播,球迷热情不就起来了?足协抽成也高了,俱乐部也有钱了,球员的收入也有保障了,这不是正向循环?而事实恰恰相反,球烂,人烂,圈子烂,球迷失望,赞助商不感兴趣,这帮货还梦想着要高收入,合理吗? 现在的情况是苏超横空出世,如果再来贵超,川渝联赛,粤超等等,可以断定,现在中超的市场份额将被蚕食殆尽,失去市场的所谓职业联赛还能叫职业联赛吗?难怪名嘴们急了,迫不及待要打压苏超,扯到最后开始扯竞技水平了。这其实只是时间问题,苏超们赢了市场,竞技水平自然提升,中超又何以立足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