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大麦平台退票问题的综合分析,结合近期热点事件及政策背景:
一、鹿晗西安演唱会退票争议(2025年6月)
事件起因
大麦因技术配置错误,将原定6月29日19:07的普通售票通道错误开启为“优先购票通道”,导致普通用户无法购票,部分优先权用户被动消耗权益。
故障期间售出8128张票,大麦单方面宣布强制退票并补偿97折券和后续场次优先权,引发用户不满。
争议焦点
强制退票合法性:用户质疑平台单方毁约违反《民法典》第491条(付款成功即合同成立),且未赔偿机酒损失。
补偿方案缺陷:补偿的优先权加剧后续场次竞争,97折券无法弥补实际损失。
黄牛嫌疑:有证据显示黄牛在故障前18:21提前收购优先权,疑平台信息泄露。
二、大麦退票机制的系统性问题
退票规则不透明
隐蔽条款:退改规则常隐藏于详情页,用户购票后才发现“不支持退票”或高额手续费(部分达50%)。
整单退票限制:多张票订单需整单退,无法拆分退单张票(如杨千嬅演唱会案例)。
特殊场景退票难
身体原因:用户出示医疗证明仍遭拒,需反复提交材料且审核流程冗长。
嘉宾退赛/演出变更:如马龙退赛、演唱会嘉宾缺席,平台以“非主办方责任”拒绝退票。
政策监管与整改
2024年7月江苏消保委约谈:点名大麦等平台退票政策不合理,要求整改高手续费(如蔡依林合肥站退票费50%)、"不可退票"霸王条款。
2024年8月整改进展:部分平台承诺优化退票梯次,但猫眼等平台无实质动作。
三、用户维权建议
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平台不得以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不可退票”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
因平台失误(如鹿晗事件)导致的损失,可主张赔偿机酒等直接损失。
实操路径
保留凭证:订单记录、沟通截图、第三方损失证明(如机票订单)。
多渠道投诉:
平台客服(限时书面答复);
12315热线或全国12315平台;
黑猫投诉等集体维权渠道。
四、行业反思与趋势
技术漏洞频发:鹿晗事件非孤例,暴露出票务系统高并发承载能力不足及应急机制缺失。
消费者权益优先:2024年文旅部要求演出票务设置合理退票标准,平台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风险提示:非官方渠道退票(如转售、代抢)易遭遇诈骗,需警惕“内部票”话术和黄牛陷阱。
转自:AI火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