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张艺谋担任奥运开幕式总导演时,有个厂商私下里出一个亿,请他做代言,没想到张艺谋生气地说:“我是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的!给五个亿我也不会接。” 在2008年那个充满期待的夏天,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准备迎来奥运会的盛大开幕。而在这背后,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他就是张艺谋,那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的故事,从2005年开始酝酿。众多知名导演纷纷投身这场文化与艺术的竞技场,希望能够执导这一全球瞩目的开幕式。陈凯歌、李安、冯小刚,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在其中。但是,最终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中央的,只有一人。 记得当初的面试现场,陈凯歌自信满满地走进会场,手中拿着精心准备的方案,却选择背诵了一首与奥运无关的诗歌,让评委们哭笑不得。李安的方案虽然充满了文化底蕴,但却过于理想化,难以实施。至于冯小刚,他那充满商业味道的方案,更是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张艺谋凭借他的才华和对奥运精神的深刻理解,脱颖而出。但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荣誉的争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绝佳机会。 为了这一天,张艺谋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他与团队成员一起,日夜兼程地准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目,都要求尽善尽美。在他的带领下,设计师、建筑师、演员们都超越了自己的极限,为的就是那开幕式上的短短几个小时。 在张艺谋全身心投入奥运开幕式筹备的那些日子里,北京的夏天格外炎热。每天,他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在办公室里讨论到深夜。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历史上最难忘的一次。 就在这样紧张而充满创造力的氛围中,一个突如其来的提议打破了工作室的平静。一位富商通过张艺谋的助理,庞丽薇,送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提议:他愿意出价一个亿,请张艺谋在奥运开幕式上为他的公司做广告代言。 庞丽薇记得那天的情景非常清楚。她拿着那份提议走进张艺谋的办公室时,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足以让任何人心动。 张艺谋正在办公桌前仔细审阅一份节目设计,他抬头看了庞丽薇一眼,示意她说话。庞丽薇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了:“张导,有个提议,一位商人愿意出一个亿,请您为他的产品在开幕式上做个简单的代言。” 张艺谋一听,眉头立刻紧锁。他放下手中的文件,认真地看着庞丽薇:“一个亿?为了广告代言?”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 庞丽薇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个提议有多吸引人,但同时也意识到张艺谋可能不会接受。果不其然,张艺谋的反应比她预想的还要强烈。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开幕式吗?”张艺谋站了起来,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激情。“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这是一次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我们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期待,我们的目标是展示我们的文化,展示我们的自豪,而不是把这个场合变成商业广告的展示。” 庞丽薇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张艺谋话语中的重量。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 张艺谋停下脚步,直视庞丽薇的眼睛:“即使给我五个亿,我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提议。我们不能因为金钱,就出卖我们的艺术和灵魂。” 庞丽薇明白了,张艺谋的决定已经定了,无法更改。她轻轻点头,表示理解,然后默默地离开了办公室。 这个决定在团队中迅速传开,每个人都为张艺谋的坚持和原则感到骄傲。他们知道,跟随这样的领袖,他们正创造的不仅仅是一场开幕式,而是一段历史。在张艺谋的领导下,他们更加坚信,这场开幕式将是无与伦比的,它将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成为世界的瞩目焦点。 最终,当2008年8月8日那一天到来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北京。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呈现出的开幕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恢弘的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震撼了全世界。45亿的观众为之倾倒,这场开幕式被誉为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张艺谋用他的才华和坚持,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在他心中,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华文化的胜利。在那个璀璨的夜晚,他用实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艺术家的风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