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的消费很难拉起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仅仅是价格这么简单。
另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消费拉动,还是太市场经济,太讲究你情我愿的合同信用了。。。
一个真实的例子,日本几乎所有的零度可乐,矿泉水,都比中国贵一倍以上,但是你过日子不能不喝水吧。。。日本不能供给更便宜的矿泉水吗?
其实是可以的。证据是 311 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我在日本,核泄漏结合降雨,污染了日本的饮用水源,于是超市瓶装水直接断货。
日本组织了中国和韩国的矿泉水货源,一下子铺满了超市的同时,价格还便宜了。。。而核泄漏控制了之后,所有这些中韩矿泉水品牌,从超市中消失了。。。
而日本消费者其实已经经过这次事件,明知有更便宜的供给,但是他们什么也没说,还是接着买更贵的矿泉水。。。这要是在中国,如果河马山姆敢这么搞,第二天他们就被骂上热搜。。。
靠国补,靠价格战,靠产品创新,靠品牌故事,是可以拉动消费。但是你要是和美日等发达国家比较,你不能不考虑这些强制消费的因素。否则,你会发现,你怎么努力,把供应链给累死,你的消费还是不能和他们成比例。
因为人家强奸消费者的能力,你没有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