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拿B-2吓唬中国?先问问山东海边那些雷达答不答应! 当《纽约时报》夸耀B-2轰炸机在攻击伊朗时如入无人之境,还借此影射对中国在台海行动构成震慑时,台湾媒体反而直接嘲讽其缺乏军事常识。 看看B-2这次到底做了什么:6架从美国密苏里州起飞,飞行长达37小时,跨越上万公里,全靠空中加油维持航程,向伊朗的核设施投下了14枚巨型钻地炸弹——每枚重达13.6吨,专门用于摧毁地下掩体。整个过程中,伊朗雷达一言不发,战机没有升空,导弹未曾点火——表面上看确实气势如虹。 但仔细一分析就露出本质问题。伊朗使用的仍是老旧的俄制S-300防空系统和“霍克”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大打折扣,仅剩原来的五分之一。其指挥系统还停留在苏联时期的水平,数据整合效率极低。一旦遭到美军电子战干扰,整个防空体系就彻底瘫痪——这根本谈不上“高科技优势”,更像是利用技术代差“欺负”对手。 如果目标换成中国,那局势就完全不同了。B-2那点隐身技术在中国面前早就不神秘。比如部署在山东沿海的JY-27A米波雷达,就是专门针对隐形目标设计的,可在400公里外发现B-2踪迹。2022年东海曾成功锁定F-35就是明证。再有空警-500预警机搭载相控阵雷达全天候巡逻,配合地面YLC-8B雷达,可实现600公里范围覆盖。形成雷达网络后,B-2简直就像夜空中的霓虹灯,毫无隐蔽性可言。 更别提B-2要想发起攻击,还得找地方起飞。其最大航程为1.1万公里,但满载炸弹情况下实际飞行距离只有五六千公里,只能从关岛或迪戈加西亚等前沿基地起飞。而这些基地早就被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标记成“东风快递优选投递地址”。东风-26射程达4500公里,东风-27更能打到6000公里,火箭军实弹演练打击移动靶误差仅在5米以内,摧毁机场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4月,美军一架B-2飞入东海防空识别区试探,中国歼-20战机立即挂弹升空应对,并展开电磁压制,直接干扰B-2航线。最终,这架B-2只能绕道菲律宾海域才得以脱身。台湾媒体点评相当尖锐:“连中国海岸线2000公里范围都不敢进,还谈什么突破中国防空?” 更尴尬的是,美军现役的19架B-2轰炸机中,真正能执行任务的不到一半。每次出动后,还需要长达72小时修复其娇贵的隐身涂层,维护成本高得惊人。一架退役,另一架被台风掀掉机库后全球搜涂料的情况,也说明其状态不容乐观。虽然美军加紧研制B-21试图弥补空缺,但在F-35项目屡因质量问题被拒收的背景下,要在“去工业化”背景下实现隐身轰炸机的批量生产,实在令人怀疑。 所以,《纽约时报》借B-2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心理威慑”,更像是拿猎枪去吓唬航母——对象根本就错了。B-2欺负技术落后的对手可以,但面对中国完善的反隐身体系、区域拒止能力和“东风快递”精准打击系统,它只会沦为“隐形轰炸机变显形目标”的现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