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怎样让大运河越“活”越年轻?20余个大运河古镇代表一起开了个会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涤荡千年的运河水流淌不息,见证运河两岸焕发时代新风貌。6月27日,第四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系列活动在临平区塘栖古镇拉开帷幕。以“大运河文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8大省市20余个大运河古镇代表、专家学者、文化与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多维构建“流动的文化”传承焕新之路。

活动开始后,塘栖镇的相关负责人便向与会成员单位介绍了过去一年联盟在机制创新、文化保护、文旅融合三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过去的一年里,联盟成员通过文化科技融合、数字IP打造等策略,构建了“线上+线下”“历史+现代”的立体传播网络;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联盟实施“专业驱动+大众参与”双轮战略,成立的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临平区大运河(超山)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了《大运河文化政策汇编》等成果,出版了《大运来临》等著作;联盟成员参与创作的大运河主题话剧《北上》在全国巡演,电视剧《问天》获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天下长河》荣获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在远方》《时光正好》,微短剧《燎原之重回1938》《南风知君意》《水韵风情梦塘栖》等在央视、省级卫视及网络平台热播;一批优秀微短剧入围了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活动中,《大运河文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倡议书》正式发布,呼吁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来自浚县古城、前童古镇的代表与楠宋瓷业等企业代表则围绕非遗IP转化、数字文旅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与分享。

近年来,临平区以“保护是前提、利用是过程、传承发展是目的”为原则,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全力实施以大运河为核心的新时代文化临平建设工程,把“古今运河时尚临平”打造成为临平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文化标识:成立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聘请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一批知名专家,担任大运河文化总顾问;出台《临平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临平古海塘博物馆、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大运河糕版馆等大运河文化地标精彩亮相;连续4年举办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创新打造“古今运河”市民大讲堂、“行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等文化品牌……

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千年运河文化在清波荡漾里生长,在舟楫往来中繁荣,也在携手共进下新生。如今,临平区正以“大运河”为核心全面开启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以“塘栖古镇”为中心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以预见的是,临平期待中链接千年的“运河盛世”,还有多种模样。

“我们将借此契机,与来自全国大运河沿线的古镇代表、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形成合力,以联盟为舟、以文化为帆、以创新为桨,激活沿岸产业,共同擘画大运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壮丽画卷。”临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