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严粒粒
曾经,杨绛先生以质朴而细腻的笔触书写的《我们仨》,感动了无数读者。近日,一部被誉为“科学世家的《我们仨》”的温情之作《他们仨》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亲情的力量以及科学事业背后的温暖故事。
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真实经历为雏形,《他们仨》以十四岁少年的成长觉醒为主线,创新性构建“三代同框”的时空框架:在山川河野间跋涉的外公、于星空下思索宇宙的外婆、在实验室坚守的母亲,以及通过外婆手稿穿梭于往昔的少年小宇。
三代人的故事在“回忆录+现实成长”中交织展开,既呈现科考事业的壮阔艰辛,又捕捉家庭场景的细腻温情,在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的时间架构中融入了“回望之眸”与“书中书”的双重叙事,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展现一个科研家庭三代人的温情日常和精神共振,为读者带来别样的感动。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英雄叙事”被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家庭记忆,最终汇聚成“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
《他们仨》不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更是对科学与家庭生活深度融合的探索;不仅是对《我们仨》的致敬,更是对科学家精神传承的生动诠释。通过生动的描绘,书中展现了科研人员在追求真理与探索未知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困惑,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理解。这种情感的共鸣,或将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在科研道路上奋斗的家庭。
作者刘黎琼,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普主管,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文联理事,三联《少年》杂志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