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6日,太原铁路部门累计加开8趟夜间动车组列车满足歌迷乘车需求。这也是国铁太原局开行的首批“歌迷专列”。(《工人日报》6月16日)
近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周深等歌手演唱会期间歌迷出行需求,创新开行8趟夜间“歌迷专列”,并配套公交免费接驳、定制化车厢服务,以精准供给和人文关怀赢得广泛赞誉。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演唱会经济”热潮的积极回应,更折射出铁路部门主动融入地方发展、以服务创新赋能文旅融合的探索实践,值得充分肯定。
精准对接需求,展现服务供给“新智慧”。面对演唱会带来的短期客流高峰,太原铁路局没有局限于传统运输模式,而是以“歌迷需求”为导向,打造定制化出行方案:加开夜间动车组列车,延长服务时段以匹配演出结束时间;开通7条公交接驳专线,实现“铁路+公交”无缝衔接;在车厢内提供胖大海润喉茶、设置歌词接龙、K歌大赛等互动环节,将通勤场景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这种“需求在哪,服务跟到哪”的灵活策略,既解决了歌迷返程难题,又通过情感化服务提升城市好感度,为铁路客运从“满足基本出行”向“创造增值体验”转型提供了范例。
政企协同联动,构建文旅生态“新格局”。“歌迷专列”的成功,本质是“铁路+地方”协同发力的结果。一方面,铁路部门主动对接演唱会经济,以运力保障夯实文旅活动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公交接驳、城市宣传等配套措施,将交通服务延伸为城市营销的窗口。这种“政企联动”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效益最大化。参考国内其他城市经验,如西安“兵马俑主题列车”、成都“熊猫专列”,均通过交通与文旅IP的深度绑定,放大了城市品牌效应。太原的实践证明,当公共服务部门以开放思维参与文旅生态构建,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歌迷专列”的鸣笛声,奏响的是城市与游客双向奔赴的和谐乐章。太原铁路局的实践表明,当公共服务部门以创新思维破解民生痛点、以人文情怀赋能城市发展,便能将“流动的车厢”转化为“展示的舞台”,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城市形象的流动宣传片。这种以服务撬动文旅融合的探索,值得更多城市借鉴与深化。(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