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富宁花甲乡创新“一约五会”模式

富宁县花甲乡通过“村规民约+五会组织”的创新模式,把陈规陋习改掉,把文明乡风建起来,让基层治理真正“活”起来。

共建共享,荒地变成后花园。“过去这里就是片荒地,现在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站在南烧村新落成的小公园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农廖情指着候车亭顶的壮锦纹饰介绍。今年初,面对绿美乡村建设“群众参与冷、项目推进难”的困难,共建理事会成员韦正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最后干脆把自家土地捐了出来。这一捐,村民坐不住了,你出工、我出料,仅用3个月时间,荒地变成小公园,候车亭还带壮锦装饰,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移风易俗,红白喜事不再讲排场。“过去办丧事,锣鼓喧天、酒席摆三天,现在一碗茶、一炷香,简办白事,让文明新风‘润人心’。”上支旦村民小组小组长聊起村里的变化,满脸自豪。自《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村里红白理事会牵头,和村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定下新规矩:红白事简办,礼金不超过200元,宴席不超过20桌。

多元共治,村里事儿“大家说了算”。“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大家都能插上话。”里色村党总支书记农廖情翻开“五会”工作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金点子”。道德评议会评出“最美家庭”,村民议事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禁毒禁赌会开起“院坝普法课”……“一约五会”就像五把“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的“千把锁”。如今,花甲乡8个村都定了新规矩,今年以来,通过新规定的实施化解矛盾86起,群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提高了。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花甲乡的“一约五会”就像一股春风,吹散陈规陋习,吹来文明新风。如今的花甲大地,村容整洁了,乡风文明了,基层治理的新气象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记者朱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