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确定性分化:华尔街与主街的"冰火两重天"

虽然对周四转向"开始增持长期债券"的建议仍有些忐忑,我们暂时维持该立场(但正密切关注外国债券收益率和美元走势,我们认为需要这两方面配合才能推动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不确定性:主街VS华尔街

不到两个月前,市场还在为"主街优先于华尔街"的政策转向做准备。当时普遍认为,即便损害华尔街利益,政策也会向主街倾斜。

但我们当时就指出,主街与华尔街的关联度远比这种简单论断紧密。二者固然存在差异——确实可能出现(或再次出现)损害企业利润进而冲击股市,却利好就业与税收的政策——但总体而言,两大阵营终归要同向而行。

华尔街的不确定性似乎在减弱:

VIX波动率指数微升至20。虽高于平均水平,但远未反映高度不确定性。

总统周五关于iPhone和欧盟关税的推文令市场小幅波动(没错,在当前交易环境下1%的波动确实算"小幅")。但市场并未恐慌,反而出现全天买盘。原因何在?几周前总统刚对TimCook释放善意,且在日内瓦中美谈判前夕,他还在TruthSocial表示"80%关税比例似乎合理"——而我们预期是30%。果然(毫不意外地)欧盟关税再次延期至7月9日(原4月9日宣布的90天暂停期截止日)。股指期货现价已略高于周四收盘价(市场已学会基本无视这类推文,至少目前如此)。

普京动向。和平?制裁?市场对头条新闻无动于衷。新制裁确实可能冲击市场(对伊朗的新制裁同理),但当前市场对此风险近乎漠视。

CNN恐惧贪婪指数重回"贪婪"区间。个人认为该指数已跟不上时代(投资者分析工具早已迭代升级),但它仍是某种风向标,显示市场重归平静。

需要指出的是,TQQQ(三倍做多纳斯达克ETF)持续资金外流,散户本轮择时堪称精准。这与华尔街不确定性降低的叙事相悖,但事实就是事实。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关键在于:当华尔街不确定性降低(或对不确定性关注度下降)之际,主街却显得极度不安。

从各方反馈来看,几乎所有信息都印证着主街(即全美各类型企业)正深陷不确定性迷雾。受影响程度虽有差异(对华依赖型小企业处境最艰),但必须承认,某些领域仍欣欣向荣——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因2026预算案、监管松绑及国产化国家安全相关支出而显著受益。

但我们接收的主流情绪仍是不确定性。难点在于判断这种情绪何时、何处、是否将体现在经济数据中。

主街的高度不确定性难以转化为经济影响证据,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

企业为规避关税提前增加订单,又在关税暂停时趁机补货(以防暂停只是暂时)。在不确定背景下囤积资源的需求,可能虚增经济表现。

合约与承诺具有粘性。若企业在增长导向期签订合同(我们希望政府政策正转回该方向而非加码关税),就必须履行。只有待合约续签或新项目决策时,不确定性才会显现。目前可能为时尚早,因此尽管企业表态谨慎,实际支出尚未明显放缓。

供应链问题与关税推升通胀?这需要极细致观察(有人指出Truflation数据拐点,有待验证)。这里又涉及两个时序问题:

为应对关税准备的库存可能掩盖问题直至6/7月。所有"临时"降价措施都在推迟"货架缺货"风险,这可能意味着问题最终不会爆发,但也容易使人忽视风险。

涨价不会一蹴而就。关税成本需要层层消化:先由出口商让利,进口商再承担部分。即便转嫁消费者也需时日,因多数价格受合同约束。何况企业也忌惮涨价引发总统怒火,故会谨慎推进。

本周我们将着力探寻预警信号:当华尔街的漠然与主街的忧虑终将冲击数据、经济乃至市场时,哪些指标会率先示警?

核心结论

华尔街显得比主街更为淡定,但多数数据并不支持主街的焦虑叙事。

这就是矛盾所在。

主街是否真在担忧?抑或我们正处"空谈无成本"的阶段——谈论不确定性比改变行为更容易?

即便主街确实忧虑,他们是否已做好足够准备拖延时间,待政策转回促增长轨道即可化解担忧?

还是说即便10%的关税也已启动连锁反应,必然导致短期经济放缓与物价上涨?(这或是我的基准情景,但其他情形也有可能).

政府越聚焦增长、松绑监管、推进国家安全相关国产化越好。上周末有迹象显示可能偏离该方向(虽因关税延期而缓和,但需警惕:关税不确定性峰值虽过,"交易艺术"的乐观预期或许也已见顶)。

更可能的情况是:随着我们消化既有政策与未来不确定性,应为经济风向再度转变做好准备。

我绝不认为当前轨迹会导致大萧条甚至严重衰退(与关税延期前无预算方案的政策环境截然不同),但这不意味市场(股债皆然)没有超前反应。

最剧烈的波动确已过去,但市场仍可能反应过度——当前华尔街似乎正在忽视主街的不确定性。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