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堪入目!5月25日,有消息称江苏苏州一女子正在搬家,不料被一群突如其来的大爷大

不堪入目!5月25日,有消息称江苏苏州一女子正在搬家,不料被一群突如其来的大爷大妈给“打劫”了。

搬家本是喜事,新生活的开端。可苏州一位女士的搬家经历,却因为几只纸箱,闹得一肚子火,喜悦荡然无存。

那天,女士新买的七八组柜子刚从货车卸下,都还裹着出厂的硬纸板包装,暂时堆在单元楼门口,准备上楼。谁知,人还没动,麻烦先来了。十来位六十岁上下的大爷大妈,转眼就把柜子围了个严实。他们也不问问旁边站着的物主,直接上手就去撕扯柜子外头的包装纸壳。

搬家师傅赶紧说:“这些纸壳我们还需要用呢!现在撕掉了,待会儿往楼上搬不好抬,也容易把新柜子给磕碰到。”可大爷大妈们像是没听见,依旧埋头苦干,甚至为了一块纸板差点吵起来,场面一度火爆。

眼看新家具的包装被这么粗暴对待,女士是又惊又气。她不明白,主人明明就在跟前,这群老人怎么就能旁若无人地直接“抢”呢?她上去问:“阿姨,你们拿东西不用问一下吗?”结果呢?人家忙着瓜分“战利品”,头都顾不上抬,自然也没人搭理她。

女士看着他们年纪大,话也说不通,动手又怕出事,一时竟也无计可施。她事后说,柜子都还没组装,外包装对搬运和组装过程中的保护至关重要。要是柜子都装好了,这些纸箱老人们想要,拿走也无妨,可这么不问自取、强行破坏,实在有点过分。

搬家师傅们起初还劝,看这阵仗,又怕万一哪个老人摔了碰了赖上自己,也只能在一旁干瞪眼。 这事儿传到网上,网友们议论纷纷。

不少人批评这些老人“为老不尊”,甚至觉得“不堪入目,太恶心了!”一位安徽网友说,苏州老头老太太爱占小便宜,自己深有体会,“还好没给你那些铁柜子搬走,你就偷着乐吧。”

另一位浙江网友也感慨:“这就是所谓的城里人,高素质、我们农村人自愧不如,倚老卖老,多照照脸看看是谁家的老人。”

当然,也有人替老人们说话,觉得他们可怜,“让拿去换点零花钱吧,他们都是吃过苦的,很在乎这些纸箱子能卖钱的。”还有一位山东网友认为女事主小题大做:“让她们拿走,雇人还得花钱,就你们这点度量够一说。”

不过,这种“度量论”女事主和另一些网友可不同意:“这跟肚量没有关系,我自己的东西还要用,我有权利不给她人,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大就道德绑架。”确实,在物主明确表示还需要用的情况下,依旧强行撕走,这就不是肚量大小,而是素质问题了。

这事儿看着不大,却也折射出一些问题。首先,小区单元门口虽有公共属性,但女士准备搬上楼的家具及其包装,所有权清清楚楚。大爷大妈们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哪怕在他们眼里是“废品”,主人没说不要,谁也没权处置。

也可以试着理解老人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一方面,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老人,节俭惯了,可能真把这些纸箱当成能换钱的“宝贝”。

另一方面,也可能规则意识淡薄,甚至有点“倚老卖老”,觉得拿点纸箱不算大事,没想过给别人添了多大麻烦。人一多,这种“法不责众”的心态就更容易出来,个体行为在群体中得到呼应,便愈发盲目。

那么,除了当事人的克制,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避免这种尴尬呢?沟通是第一步。要是大爷大妈们动手前能问一句:“这纸箱还要吗?不要能不能给我们?”多数情况下,只要允许,主人也乐意做个人情。就像女士说的,柜子装好,纸箱她不吝啬。尊重他人意愿和财产权,这是最基本的。

此外,社区管理也能出点力。比如,设个固定的、规范的废旧物品回收点,引导大家把不用的纸箱瓶罐投到那儿,再由有需要的人或专门人员统一处理。这样既满足了部分老人拾荒的需求,也维护了社区整洁,免得直接“抢”出不痛快。

说到底,这场纸箱风波,不光是几位老人行为失当的问题,也考验着我们的社会交往准则、社区管理智慧,甚至还有代际间的理解。要有个和睦的社区,还得大家一起努力,从最基本的互相尊重、换位思考做起。毕竟,谁也不希望乔迁的喜悦,被这种事给搅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