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话完全当耳旁风?以色列军队大举开进加沙,所有主力部队都上了前线,连坦克都开进了加沙城区,这场代号"基甸战车"的行动,摆明了就是要跟哈马斯死磕到底。 以色列军方已将所有常备部队调往加沙,包括精锐的"戈兰尼"步兵旅和"梅卡瓦"坦克部队,其战术是利用火力优势对哈马斯据点实施逐块清剿。 哈马斯也没怂,继续打游击,时不时放个冷枪、挖个地道搞偷袭,但说实话,面对以军的重装备和空中支援,哈马斯的抵抗更像"困兽之斗"。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次下决心要打到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去年哈马斯突袭抓走的人质还有100多人没放回来,国内民众对此不满情绪高涨。
二是内塔尼亚胡自身深陷贪腐官司且民调支持率持续下滑,通过军事行动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并巩固右翼基本盘。
三是以色列希望彻底削弱哈马斯的军事能力,确保加沙地带在未来数年内保持相对稳定。
但问题是——真能彻底消灭哈马斯吗? 2008年、2014年、2021年,以色列打了三次加沙战争,每次都说"重创哈马斯",结果哈马斯越打越难缠。 中国、美国、联合国都在喊停火,但没啥用,美国一边说"以色列要保护平民",一边继续送军火;阿拉伯国家这次反应冷淡,沙特甚至没怎么吭声,毕竟现在他们更关心跟以色列搞经济合作。 最惨的还是加沙老百姓,医院挤满伤员,老百姓没水没电,联合国说已经有3万多人死伤,其中70%是妇女儿童,一位加沙医生在社交媒体上说:"我们不是在打仗,我们是在被屠杀," 短期看,以色列会继续推进,哈马斯会躲在地下打游击,长期看,除非有政治解决方案,否则这地方永远是个火药桶。 以色列这次大军压境,表面看是要"彻底解决哈马斯",但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军事威慑,内塔尼亚胡需要一场"胜利"来保住权力,以色列社会也需要出口恶气,但历史证明,靠轰炸解决不了巴勒斯坦问题——哈马斯不是靠子弹就能消灭的,它的背后是加沙200万人的绝望。 美国嘴上劝和,行动却继续军援以色列,这种"双标"只会让阿拉伯世界更不信任西方,而阿拉伯国家这次反应冷淡,说明他们已经对巴勒斯坦问题"疲劳"了,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 最可悲的是平民,加沙的孩子们在废墟里长大,他们的未来要么是仇恨,要么是逃亡,如果国际社会只会喊口号而不推动真正的"两国方案",那巴以冲突只会一代代打下去。 战争没有赢家,但总有人以为自己是例外,可惜,加沙的悲剧告诉我们——暴力只会制造更多暴力,从来不会带来和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