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一男子回家发现妻子彻夜未归,电话也联系不上,无奈第二天一早,男子选择了报警,结果第二天,男子的妻子被发现死在了一陌生男子的越野车上,直到这时候,男子才得知妻子竟然有长期的外遇。
2023 年 10 月 16 日清晨,长沙某派出所门前,38 岁的货车司机马先生盯着手机屏幕第 108 次拨打妻子刘女士的电话,听筒里依旧传来 “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的提示音。他的工装裤上还沾着昨夜张贴寻妻启事时蹭到的浆糊,指甲缝里嵌着撕下广告纸时留下的碎纸屑 ——15 日晚 9 点送货回家后,他发现妻子留的饭菜还温在锅里,却不见人影,这是结婚 12 年来妻子首次彻夜未归。
马先生在报警后的 24 小时里,沿着妻子刘女士的行动轨迹疯狂寻找:她常去的美容院说没预约,麻将馆老板称当晚没见到人,就连娘家父母也说女儿没回来过。直到 16 日中午,警方在城郊某停车场发现一辆黑色越野车,车窗紧闭,刘女士仰卧驾驶座,嘴角残留白色粉末,旁边的罗某趴在副驾,手中攥着空农药瓶,已陷入昏迷。
现场监控显示,15 日晚 11 点 07 分,罗某独自走进便利店购买了三瓶 “敌敌畏”,11 点 15 分返回车内。法医报告让所有人震惊:刘女士颈部有两道重叠掐痕,符合 “机械性窒息” 特征,胃内检测出大量农药残留,但死亡时间早于灌药时间 —— 这意味着她先被掐死,后被灌药伪造自杀现场。
随着调查深入,马先生才知道妻子与罗某的关系已持续三年。两人通过麻将馆相识,罗某的转账记录显示,三年间他向刘女士累计转账 18 万元,备注里多次出现 “等我离婚”“马上买房” 等承诺。而刘女士的手机相册里,藏着一张未发送的购物车截图,里面是给丈夫买的冬季货车坐垫和孩子的书包。
“她总说我跑长途没时间陪她,” 马先生在派出所笔录里写道,“我想着多挣点钱让孩子上重点小学,没想到她……” 邻居们回忆,刘女士常抱怨 “嫁了个木头”,却没人知道她早已在微信小号里将罗某备注为 “余生”。
2024 年 3 月,罗某在庭审中反复强调 “一时冲动”:“她骂我骗婚,说要去告诉我老婆,我急了才动手……” 但警方在其车尾箱发现的细节揭穿了谎言 —— 备用厢里藏着早已准备好的农药喷雾器,购买记录显示购于 10 月 8 日,比案发早一周。更关键的是,监控显示两人在酒店退房时,罗某曾长时间在停车场踱步,神情冷静地拨打了 10 分钟电话。
刑法专家指出,“激情杀人” 需满足 “被害人存在严重过错引发行为人失控”,但本案中刘女士提出分手的行为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 “严重过错”,且罗某事后灌药伪造现场的行为,显示其主观上具有逃避处罚的故意,应认定为预谋杀人。“他不是失手,是杀人后试图掩盖罪行。” 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购药记录时,刘女士的父亲在旁听席泣不成声。
案件背后是两个破碎的家庭:马先生在整理妻子遗物时,发现了女儿的作文本,9 岁的孩子写道:“妈妈身上的香水味和班上同学爸爸的一样,爸爸说那是茉莉味,可我在罗某叔叔的车里也闻到过。” 而罗某的妻子在庭审外接受采访时透露,丈夫长期以 “出差” 为由外出,她直到案发才知道丈夫有婚外情。
民法典第 1043 条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 的条文,在本案中显得格外沉重。婚姻咨询师指出,马先生长期异地谋生导致的情感缺位,与刘女士寻求 “被理解” 的心理需求,共同埋下了出轨的隐患。“但无论如何,背叛不是杀人的借口。” 咨询师强调,“婚姻需要沟通,但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
截至 2024 年 5 月,案件仍在等待终审判决,但留给社会的思考远未停止。据《中国婚姻家庭报告》显示,近年婚外情引发的刑事案件占比达 12%,其中因情感纠纷升级为命案的案例中,67% 存在长期矛盾积累。罗某案并非个例,它暴露出婚姻中情感越界的风险,以及激情背后可能隐藏的预谋。
马先生在妻子葬礼后重新开始跑车,只是副驾上多了一个毛绒玩具 —— 那是女儿坚持要放在 “妈妈座位” 上的。他说:“我不原谅她的背叛,但孩子不该失去妈妈。” 这句话,让所有关注此案的人陷入沉思:当婚姻出现裂痕,究竟该用什么来修补,又该用什么来守住底线?
这场始于背叛的悲剧,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的真理:婚姻的长久,从来不是靠激情维系,而是在柴米油盐中守住责任,在孤独与诱惑面前守住良知。任何试图用越界填补空虚的选择,终将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 就像罗某手中的农药瓶,既毁了别人的家庭,也浇灭了自己的人生。
信息参考来源 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刑事侦查卷宗(20231016 号)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庭审记录(20240312 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