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夫真是个人才,蚂蚁搬家地把一个死水塘改成了一个小鱼塘,难道要在市里开辟第三职业了么? 真是人不可貌相,谁再说他没心眼子,我可第一个不答应了。 这次二姐夫从老家回市里,拎了一桶小鱼,是自己在家后一手禅河里用迷魂阵逮的,活蹦乱跳的。 看着他费劲的一路护着小桶,二姐以为他要回徐州给孙女们炖鱼汤呢。 没想到到了电梯口,他没上楼,拎着鱼桶跑了,半小时再回来时,就剩一个空桶了。 二姐问,“鱼呢?不是做鱼汤的么?俩孩子都爱吃。” 二姐夫狡黠的一笑,“等养大了再吃,这会儿咱吃鱼不急,年底,我挨家给送鱼。” 二姐夫乐滋滋地告诉二姐,他去年夏天在距离公园三四里路,瞅见了一个死水塘,他有空就去收拾,现在那个塘子的水活了,能养鱼了,他已经放了好几批了,年底等着吃大鱼吧——他还真沉得住气,事情快成功了,才跟家里人说。 那个死水塘面积有一亩多,一人多深,原来是个矿坑,雨水汇入,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塘子,因为地方偏僻,成了一些货车倒垃圾的地方。 二姐夫在公园干保安,闲的没事溜达,发现了这个死水塘。 最开始时,这个塘子边都是垃圾,水面上也漂浮着塑料袋、破轮胎、动物尸体、包装盒,水体有些脏,但二姐夫仔细观察,里面还有点小鱼,但活的不鲜亮,无精打采的。 二姐夫觉的这个塘子水面不小,可以养点鱼玩。 他问了保安队长,得知这个塘子是无主的,早几年二姐夫没过来时,这个塘子是有大鱼的,有人来钓过,后来水体被污染了,鱼就不多了。 二姐夫眼前一亮,他觉得“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可以改造一番。 说干就干,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河边立了个牌子,“严禁朝坑里倒垃圾”,先源头阻断污染源。 他穿着保安制服,经常过来转悠,遇到想倒垃圾的,就半真半假地吓唬人家,不让人家倒,还拍人家的车牌号。 他还在附近布置了几个障碍物,阻止垃圾车进来,几次下来,朝坑里倒垃圾的没了。 第二步,他从河里捞垃圾,清理河面; 第三步,买了点生石灰、漂白粉洒了一圈。 第四步,搞了点芦苇、水草,投放了进去。 做好这些后,他就天天来坑边转悠,在塘边跑步、打拳,看着水体变清。 因为阻断了污染源,对水体消毒了,塘子的自净功能很不错,大半年后,水质就有了很大改善。 二姐夫说他先是放了泥鳅、黄鳝、小甲鱼进去,然后是鲫鱼、罗非鱼、鲶鱼,发现鱼没死,还越来越活泼,他就心里有数了,又在河里放了藕根,荷花也起来了,水体的环境大为改善。 有好事者见二姐夫经常过来看塘子,以为他承包了。 有人过来钓鱼,二姐夫不让,说鱼是自己放的,矿坑改鱼塘的手续都办好了,几个局都盖章了,说的几个钓鱼的一愣一愣的。 二姐夫放鱼半年后,他用下丝网,逮到了不少长大的鱼,验证了这个塘子起死回生,恢复功能是事实。 我问二姐夫,“这样的野塘子,你费力清理、维护的,其实没有手续,人家来带钓鱼、网鱼,你也没办法。你赶人,没有依据。” 他说,“大部分人能吓唬走,真不听我的,也没办法,钓就钓呗,能钓几个?还是剩下的鱼多。咱们吃鱼方便,还能逮鱼玩,多得味!年底我给你寄点,上次我下网逮了一个三斤多的鲤鱼,好吃的很,没有污水塘的味,这水好起来了,能养鱼了,一个塘子,一百多斤鱼能出来,别看塘子不大,我心里有数。” 不得不服,二姐夫挺会折腾的,喜欢吃鱼逮鱼,还跑市郊瞅到了一个鱼塘子,并身体力行改造成功了。 真有点羡慕他的状态,自得其乐。 不知道年底,能不能吃上他的鱼? 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