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为了给父亲祝寿,北京一教师咬牙拿出80元,请齐白石画了一幅寿桃,随后,他跟齐白石要了一张收据,50年后,这张收据竟然拍卖了180万…… 这正是齐大师的惊人影响力才能带动这场拍卖会层出不穷的叫价,只是,这180万,的确成了当时拍卖会上的一件奇观,要知道很多文物都叫不出这样的好价。 其实,这字据能拍这么高的价格,还是沾了画的光,又是齐白石亲笔...... 1956年,齐老当时正在家中悠闲的晒太阳,旁边是儿女为他找来的年轻小护士在照料,那会儿,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悠闲自在的在院中细数时光的流动。 而位于北京某角落,正有一户李姓家族,正在紧锣密鼓的为家中年龄最大的老爷子准备寿诞。 本来这两家怎么都不会扯上关系,但是,偏偏这李老爷子心心念念着齐老的作品。 这也是个爱好诗文书画的人,本是很喜欢评鉴欣赏字画,这些近代艺术家当中,他唯爱齐老的画作,就是张大千的,他都没有多大兴趣。 这样一位齐老的忠实粉丝,最希望的便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齐老的一幅真迹。 只可惜在他年轻的时候,家中并不富裕,于是,他便只能将自己的愿望按下。 这个愿望一直压在心底,倒成了他的一个执念,家人看他整天念叨,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一家人还要为生计奔波。 这一次,老爷子过寿,他的孝顺儿子就想,高低得给自己的父亲整个真迹。 但是,那时候齐老早就已经力不从心了,他可以欣赏,但让他作画,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这儿子也是个执着的人,不仅没有被吓退,反而十分勤奋的蹲点在齐老家门口,终于碰上齐老家人开门的一天,他说什么都要当面和齐老说。 可不管他怎么求,齐老都没有松口,那时候,齐老的牙都快掉光了,说话也是含糊不清,还是小护士在一旁劝解,让他赶紧走,别扰了老人家的清净。 要知道,这作画是非常费功夫的,即便是张大千,在封笔之时徐克也照样吃闭门羹,自己不懂行的人以为很轻松罢了。 为了身体着想,齐老说什么都不同意,可直到有一次,这李先生不讲自己的孝心,反而讲起了父亲的奋斗史,那也可以说是父亲的血泪史。 在战争年代,如何将儿女们抚养长大,如何为这个家操劳,如何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爱好...... 这些话一出,齐老好似想到了自己的前半生,也是风雨飘摇,过得十分不易。 于是,他难得的松口了,只见他铆足劲提起笔,由于体力原因,有好多次,他的手都不停地抖动,中间逼不得已也休息了几次,最终,断断续续的将这《寿桃》画成了。 这时,李先生高兴的拿着画左看右看,齐老的声音也紧随而至:“这画是要给钱的。” 李先生深以为然,到了那里求画付钱都是应该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画竟然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80元,一分都不能少。”李先生当场愣住,虽然他有固定的工作,还是老师,但工资依旧只够一家人平稳生活,这么多的钱,他一时还真拿不出来。 只是齐老很坚持,说一不二,于是,他只能回去筹钱,最终得到了一幅画附带一张字据。 这张字据就是这画之价值的见证,要知道,《寿桃》的寓意很好,其次,这还是齐老临终前之作,最后,字据清清楚楚证明画作的真实性,自然价值很高。 于是,在拍卖会上,很多人开始纷纷喊价,这字据及画被高价拍下,此事,也在业界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毕竟关于齐老的赝品太多了,很多人不辨真假就容易被骗,但面对这样一个实打实的真迹,大家自然都想要收入囊中。 (信息来源:中国嘉德拍卖行2016年春季拍卖会记录、《齐白石年谱》中华书局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