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二季度,太原铁路局以“西煤东运”大通道大秦铁路为核心,通过货运列车运行图优化与设备集中检修的双重举措,展现了其作为国家能源运输“动脉”的战略担当。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提升了煤炭运输效率,更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为全国能源保供提供了坚实支撑。
大秦铁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主通道,承担着全国煤炭运输的重任。4月9日,太原铁路局实施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每日开行重载列车增至87对,其中2.1万吨级列车占比超60%,达到58对。这一调整使大秦铁路的日运量突破百万吨,成为全球重载运输的标杆。同时,瓦日铁路和朔准铁路的货运能力同步提升,分别达到84对和18对,形成“三线协同”的能源运输网络。新增的15列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进一步缩短了电煤从中长协煤矿到电厂的运输周期,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稳定。
为保障运输安全与效率,太原铁路局在4月1日至27日期间完成了大秦铁路春季集中修施工。此次施工涉及线路钢轨更换、桥梁换梁等20余项工程,投入近2万施工人员和234台机械,创下历年施工规模之最。通过更换耐腐蚀复合材料集装箱、升级装卸设备等技术手段,不仅提升了设备可靠性,还优化了危化品运输流程。施工期间,大秦铁路仍保持日均运量100.1万吨,实现“施工与运输两不误”的高效协同。
此次调整不仅强化了能源运输能力,更通过多式联运模式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新增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及普快城际班列,构建起覆盖国际与国内的立体化物流网络。例如,运城至北京的“高铁急送”服务将香椿运输时间压缩至6小时,损耗率降至3%以内,助力山西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这种“铁路+”的创新模式,既保障了民生需求,又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
太原铁路局的实践表明,通过精准调度、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传统铁路运输体系仍能焕发强大生命力。其“重载运输领跑者”的角色,不仅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以高效物流网络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与时代价值。(李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