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美国可能也没想到,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后,中国稀土管控更严了……
这马来西亚啊,早些年可是被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坑得不轻。2012年关丹稀土厂刚建成就闹出辐射污染的大动静,5000人上街抗议,连反对党领袖安华都举着标语喊“停止污染”。
可如今呢?马哈蒂尔政府一转身成了“稀土玩家”,不仅给莱纳斯续了进口许可证到2026年,还学印尼搞起“禁止稀土原料出口”的套路,美其名曰“提高附加值”。
说白了,就是眼红中国靠稀土赚了钱,想从全球产业链里分一杯羹。
可这稀土饭哪是随便吃的?马来西亚去年探明的1.6亿吨稀土矿,估值超万亿林吉特,但自己没技术,想提炼重稀土,得求着中国给技术。
去年底马来西亚科技部长郑立慷,屁颠屁颠跑到中国求合作,结果撞上中国刚把稀土提炼技术列入出口禁令,脸都绿了。
这就好比开饭馆的没厨子,只能对着满屋子食材干瞪眼。
西方媒体成天嚷嚷“中国稀土垄断”,可您知道咱为啥能垄断?技术!
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倒是能挖稀土,可挖出来得运到中国用“串级萃取”技术提纯,纯度从99.5%提到99.9999%,成本还比自家便宜一半。
这就好比美国人种小麦,中国人磨面粉,美国人还得高价买回去做面包。
今年4月中国对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国F-47战机的命门——每架需要8-12公斤重稀土,比F-35翻一倍,97%靠从中国进口。
更绝的是,中国要求买家填“最终用户证明”,连联想笔记本外壳里掺了0.5%的钇都得报备,防的就是美国从电子垃圾里“蚂蚁搬家”回收稀土,这招就是要“把门锁死,窗户焊牢”。
有人就想问了,马来西亚的“量产”能掀多大浪?莱纳斯在马来西亚捣鼓出的那点重稀土,年产量1500吨,价格还是中国的两倍,而中国年产能1.5万吨,成本低得跟白菜价似的。
这就好比村里小卖部突然说要挑战沃尔玛——架势挺足,可货架上就摆着两瓶可乐。
更逗的是,马来西亚自己产的稀土矿还得求中国加工,去年马方估值1.5万亿的矿藏,转头就找中国技术支援,这不成了给我们打工的“长工”吗?
再看美国,嘴上喊着要建“去中国化”的稀土链,结果五角大楼的储备只够用仨月,本土提纯技术落后中国二十年,连军工级产品都造不利索。
倒是中国《稀土管理条例》一出台,政府企业双储备,光是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的存货,就能让市场抖三抖,这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某些人总幻想靠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那点产能就能动摇中国稀土霸权,可他们忘了——稀土江湖拼的不是谁挖得多,而是谁能把泥巴炼成金。
中国从开采、提纯到永磁材料全产业链通吃,全球50种关键稀土元素,美国依赖中国的就有17种,马来西亚就算再折腾,顶多凑出两三种。
这就好比武林大会上,您拎着把水果刀非要挑战倚天剑,简直是自找没趣。
所以这稀土战打到今天,中国早就不玩“封锁”这种初级招数了。
咱现在是左手攥着技术命脉,右手握着储备粮仓,任你西方上蹿下跳,我自岿然不动。
倒是美国该琢磨琢磨,啥时候能把自家稀土厂的电费账单降下来,别老指望拆联想电脑壳子救急!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