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茶人茶事|文珠茶缘,缘起万里茶道

爱茶之人,皆钟情于那份茶缘。

“茶如人生,甘苦自品,邂逅即为缘始,啜茗便是情长。”自陈文珠于武夷山下梅村诞生之日起,似已注定她与茶的不解之缘。

生于万里茶道起点,是天赐之缘。

漫漫人生途,自1999年始,陈文珠便踏上延续这份茶缘之路。

“茶在我心”,这四字如她对茶的深情告白,镌刻在武夷山文珠茶业有限公司。

她常言:“茶,是我此生挚爱,是我矢志不渝坚持之事。”

溯源万里茶道,承千年茶韵风华

武夷山,下梅村。小桥流水,竹排拱桥,灯笼摇曳,石雕、砖雕、木雕点缀古宅,勾勒出古朴雅致的画卷。村口,“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石碑屹立,承载着两百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茶路传奇。明末清初,新茶满舟从下梅村启航,顺信江入鄱阳湖,经长江远赴恰克图,开启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让武夷茶香飘溢世界。

陈文珠,下梅村的女儿,自幼浸于茶香之中,万里茶道的辉煌与家乡茶韵深植心间。1999年,当武夷山旅游曙光初现,曾从事旅游工作的她却将目光聚焦茶叶。彼时,武夷岩茶虽底蕴深厚,却于外地市场鲜为人知。1999-2008年,陈文珠从卖茶青、毛茶起步,默默沉淀,心中怀揣着光大武夷茶的宏愿。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春风拂心,令陈文珠备受鼓舞。此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等茶旅活动为翼,向各地推介武夷茶。

“万里茶道不仅是贸易通途,更是武夷茶文化传播的桥梁。”陈文珠深知其义。2008年,她于黄柏成立传袍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传袍”品牌,誓将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到底,让武夷茶沿万里茶道旧迹,再绽世界。

黄柏,万亩茶村,生态佳美,黄柏溪穿流而过。陈文珠钟情于此,闲暇时于茶山环抱的公司中,观日出日落,品茶香茶味。

匠心凝萃品质,茶香传递初心

身为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一级茶叶加工技师、制茶高级工程师,陈文珠从未止步学习。“我是茶农,种、做、评、卖茶,每一步都容不得疏忽。”她向茶界前辈虚心讨教,亦入高校茶学专业系统学习,力求成为全能武夷山茶人。

每年下半年,陈文珠穿梭于各茶山,洞察茶山管理与生态。春茶季,她投身制茶一线。作为评茶员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她珍视每一次茶赛,向专家评委取经,与审评专家、评茶师密切交流。她还搭建学习平台,对员工倾囊相授:“厂里茶多,你们放心喝,多品才能熟知品种特性。”

2017年,武夷山文珠茶业有限公司成立,“文珠本色”品牌诞生。这不仅是品牌进阶,更是她对生态好茶追求的升华。她坚守有机茶管理,公司茶山依“头戴帽、腰绑带、脚穿鞋”原则,山顶阔叶林涵养水土,半山与山脚森林带固土保水。多年来,茶树少受人工干预,茶叶生态韵味浓郁,“文珠本色”产品不仅品种特征鲜明,更散发淡淡草木香。

2019年12月,“文珠本色”走出武夷山,于福州开旗舰店。陈文珠道:“人生如茶,我愿借茶销区开店,让更多人体验有武夷岩茶相伴的美好生活。”此后,她活跃于各大茶事活动,推广武夷茶,分享万里茶道故事,与同行互学共进。

构筑文化空间,续写茶路新章

2024年底,陈文珠精心雕琢的文珠本色茶文化空间亮相。“万里茶道”“武夷茶技艺演变”“武夷茶的两颗明珠”“武夷茶之陈饮”……这里是武夷茶文化历史的展示窗,是万里茶道故事的诉说地。踏入其中,可领略武夷岩茶从种植、制作到品鉴的千年传承,透过图文资料与历史文物,感受先辈艰辛与辉煌。

“我期望,借这个文化空间,让更多人洞悉武夷茶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让武夷茶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新篇。”陈文珠目光坚定。

从下梅到黄柏,不论是“传袍”还是“文珠本色”,陈文珠初心如磐,以匠心制茶,以诚心传茶。学无尽头,事茶之路亦漫漫。在武夷山茶企茶人的群像中,陈文珠与她的品牌正稳步迈向让武夷茶香飘四海的目标,未来,必将绘就更绚丽的茶韵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