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问闺蜜,陈梦那么成功,为什么很少有企业找她代言?闺蜜斜了我一眼,笑着说:这你就

我问闺蜜,陈梦那么成功,为什么很少有企业找她代言?闺蜜斜了我一眼,笑着说:这你就太不了解里面的门道了吧!想想确实有点奇怪,同为体坛明星,有人商业活动接到手软,陈梦却低调得像个谜。闺蜜分析了一波,说乒乓球的受众面比不上足球篮球,品牌砸钱的时候自然更谨慎。

接着她还八卦了一句,说陈梦的团队挑代言挑得严,非得是跟体育、健康挂钩的品牌才点头,不像有些明星,钱到位啥都接。还有,她的名气虽然在乒乓球圈当当,但放眼整个娱乐圈,可能还差了点全民爆款的火候,企业估计也在掂量回报率。

其实吧,细琢磨还真有点意思。乒乓球这项目,咱们国家那是统治级别的存在,奥运会、世锦赛金牌拿到手软,堪称国球。可你看街上,多少人聊世界杯、NBA头头是道,提乒乓球的却没几个。不是说没人看,是那种全民狂热的氛围差了点。品牌找代言,最爱那种能瞬间引爆话题的流量密码,足球篮球明星自带热搜体质,乒乓球选手就得靠成绩硬砸存在感。陈梦拿了奥运冠军,技术没得挑,但她的曝光度跟那些综艺常客比,确实少了点出圈的机会。

再说她团队的挑剔,也挺有意思。闺蜜跟我爆料,说陈梦那边对接代言要求高得离谱,广告内容得跟她的形象契合,品牌理念也得有点格调。

比如,某快餐品牌找过她,钱没少开,但团队觉得跟健康生活不搭,直接pass。反观有的运动员,奶茶、零食、甚至游戏代言都接,恨不得把曝光量榨干。陈梦这波操作,乍看有点清高,但换个角度想想,也挺聪明。她在圈里口碑好,粉丝黏性高,接了不合适的代言,搞不好还砸了招牌。长久看,这种慢热策略说不定更稳。

不过,代言这事还真不是光靠成绩和形象就能搞定的。品牌选人,多少有点玄学。我刷到过一个营销号分析,说现在企业找代言人,越来越看重故事感。比如,有的运动员自带逆袭人设,从小苦到大,奋斗史能写本小说,品牌一包装,消费者眼泪哗哗流,产品销量也跟着飞。陈梦呢?她家境不算差,乒乓球路也算顺风顺水,少了点那种催泪的戏剧性。不是说她没故事,而是她的故事可能太职业了,少了点能让品牌脑补成大片的素材。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个事儿。之前看某体育论坛,有人吐槽说,乒乓球运动员的代言费其实不低,但回报周期长,品牌算账的时候就容易打退堂鼓。毕竟,投个篮球明星,可能一场比赛就能上热搜,投乒乓球选手,得等大赛才有曝光。陈梦这种顶级选手,代言费肯定不便宜,品牌掂量半天,可能觉得性价比不如预期。加上她又不爱炒作,流量自然就少了点。

你觉得她说得对吗?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1
2025-05-23 00:59
美照美甲天天晒,综艺大杂烩,某品牌只卖3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