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四川成都,一女子花了98元挂了个专家号,不料做完检查找专家复诊时却发现专家已经下

四川成都,一女子花了98元挂了个专家号,不料做完检查找专家复诊时却发现专家已经下班了,护士说想诊断可以再挂个普通号,女子十分无语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引发热议。

2025 年 1 月,网络上一则就医吐槽帖激起千层浪。发帖人小丽(化名)详述自己看病时的不快经历,瞬间引来网友热议,众人纷纷诉说相似困境,将医院挂号体系与部分专家的诊疗操作推上风口浪尖。

事情得从小丽身体抱恙说起。早在几天前,小丽就感觉浑身不得劲,1 月的这天清晨,难受的症状丝毫未减,反而愈发严重。为了弄清楚身体状况,她向单位请了假,打算去医院好好检查一番。在网上搜索医院信息时,小丽瞅见一个专家号,虽说挂号费高达 98 元,可一想到能让经验老到的专家瞧病,她还是没多犹豫,下单买了号。

满心期待地来到医院,现实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小丽的希望。专家见到她,只是简单问了几句病情,没有深入交流,便让她去做验血等一系列检查,还说要等检查结果出来,才能进一步判断病因。小丽心里犯起了嘀咕,本以为挂专家号,能得到更专业、细致的诊断,现在看来,和普通医生的流程没啥两样,那花高价挂专家号,意义在哪儿呢?

尽管心里不舒坦,小丽还是按专家要求去排队做检查。医院里人满为患,每项检查都得排老长的队。等她好不容易做完所有检查,时间已到中午。小丽顾不上吃饭,赶忙跑到专家门诊室,却发现专家已经下班了。护士告诉她,这位专家过几天才会再来坐诊。小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看病太着急,竟忘了留专家联系方式,如今检查做完了,可病情咋样,她还是一头雾水。

小丽时间宝贵,实在不想再专门请假跑一趟医院。没办法,她只好问护士该咋办。护士接下来的话,让小丽更生气了。护士说,如果小丽着急看检查结果,可以在网上再挂个普通号,费用只要 18 元。小丽难以接受,自己已经花了 98 元挂专家号,现在却还要再花钱挂号,这不是明摆着乱收费嘛。可护士表示这是医院规定,她也没办法。

为了尽快知道病情,小丽咬咬牙,又挂了个普通号。好在普通医生诊断后,小丽身体并无大碍,吃点药调理一阵就行。回到家,小丽越想越气,觉得这次就医体验太差劲。她认为,现在的挂号系统漏洞明显,有些所谓专家在诊疗时,也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纯粹是浪费患者时间和金钱。于是,她把这段经历详细发到网上,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网友看到小丽的帖子,纷纷留言。不少人说感同身受,自己也有类似经历。在大医院看病,往往第一步就是被要求做各种检查,等下午想找医生看检查结果,却发现之前的医生下班了,只能重新挂号找别的医生。这样一来,前后不是同一个医生诊断,结果难免有偏差,对患者太不负责。

从患者角度看,花高价挂专家号,本想得到更优质诊疗服务,可现实却常不尽人意。专家简单询问后就让做检查,后续还可能因专家下班,需重新挂号找其他医生看结果,既浪费时间,又增加经济负担。而且,不同医生诊断可能存在差异,影响患者治疗。

从医院角度分析,或许专家门诊设置有其合理性,比如专家精力有限,需通过挂号费筛选病情复杂患者。但在执行过程中,像专家坐诊时间安排、患者检查结果后续处理等环节,确实存在改进空间。医院应优化流程,避免患者重复挂号,提高诊疗效率。

从医疗行业整体来看,此类现象反映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患者过度依赖专家号,导致专家号 “一号难求”,普通号却相对 “遇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普通医生诊疗水平,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同时,医院应完善挂号及诊疗制度,明确专家与普通医生职责分工,保障患者权益。

小丽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它暴露了医疗系统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深入调研,对医疗挂号及诊疗程序进行改革完善,让患者享受更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发愁。这场由小丽就医引发的网络讨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医疗系统弊病,期待一场切实有效的变革早日到来 。

信源:有书共读 2025-2-10 近日,四川邓女士(化名)遇到一件糟心事。她去医院挂专家号看病,等检查做完,专家却下班走人了。让人吃惊的是,医院居然给出“重新挂号,找个普通医生看”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