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苏州地铁“工匠”自主研发小工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美德耀苏城]

人物名片

尚峰,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工务通号中心综合维修车间主任,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他在地铁领域首创的“转辙机摩擦器拆装工装”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他带领团队负责公司线网电子设备、继电器和转辙机的维修及检测,累计维修产值4000余万元,运用新技术研制各类平台和工装设备,获得2项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公司QC课题成果奖。

钻研技术他是故障抢险的排头兵

尚峰一直从事轨道信号专业相关工作。2011年加入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后,他把祁连山下黄河滋养的沉郁稳重、热情直率的干劲,带到了苏州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

当时,苏州地铁1号线尚未通车,各项信号设备都亟待调试,尚峰带领团队在天平车辆段高强度开展联调作业,夜以继日连续奋战15天,累计解决各类问题168件,创造了车辆段信号设备5年零故障的纪录。

2014年,钟南街站一台进口设备突现故障,故障又突然消失,稍不留神就会忽略。按照以往的做法,只要换掉不良设备就行,可尚峰没有放弃寻找问题根源。他带领团队成立攻关小组,奋战三天三夜,终于找到故障源头并解决问题,真正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

一款德国进口的车载设备送厂维修周期长,换件修理成本高,技术依赖国外,且议价能力弱,给日常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2019年,接到现场求援的尚峰带领团队对该设备开展研究,经过多次设备剖析与电路分析,成功实现对该进口设备的自主维修,维修成本由原来的4万元降至16元,维修周期也从3个月以上减少至2小时。

守正创新他是“敢首创”的探路者

2022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尚峰携自主研发的“转辙机摩擦连接器拆装工装”亮相这次创新交流大会江苏展区。该工装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尚峰团队“敢首创”和“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转辙机的摩擦连接器是地铁信号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此前由于国外厂家技术保密,国内行业又处于技术空白状态,一旦摩擦连接器发生故障,只能返厂进行维修。往往其中一个弹簧小部件损坏,就要更换“带摩擦连接器的滚珠丝杠”整体部件,费用高达1.2万元。针对这一问题,尚峰带领团队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研发了转辙机摩擦连接器拆装工装,可对摩擦连接器进行可靠拆卸和安装,不会对精细的零部件造成损伤,打破了进口设备技术垄断,在国内行业内属于首创,能在实现“最小单元”维修的前提下,对损坏的小部件进行更换,成本仅需几十元。

光环之下,尚峰始终保持躬身破局的先锋姿态,从未停止探索创新的步伐。目前,他正在研究“耐油防抱死转辙机扭矩限制器”,这是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关键设备的重要改造。“传统转辙机扭矩限制器采用内部摩擦片摩擦式连接,内部摩擦片易受到油污沾染侵害失效,导致转辙机摩擦力浮动较大,较标准值偏差可达80%,甚至导致摩擦连接器抱死或失效。”尚峰说,通过改变传统摩擦连接器形式,能够解决传统转辙机摩擦连接器存在的通病。截至目前,尚峰和团队累计维修产值4000余万元,针对维修研发的多种设备获得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司QC课题成果奖14项。

以老带新他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

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年轻人快速成长,尽快成为合格的轨道人。2017年,“尚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尚峰立刻牵头搭建了“计轴模拟测试平台”,该平台改变了传统培训的固有思维,将复杂庞大的计轴系统“浓缩”成一个小小的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最大化还原了故障模拟、故障处置的真实性,在第二届“姑苏杯”青年智能交通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奖。

为进一步助力学员提升技能,工作室先后搭建了信号继电器专用检修平台、转辙机专用检修平台等六大平台,累计培训员工300多人次。在他的培养带动下,多名员工在国家和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1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7人获评“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工作室先后获评“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尚峰轨交通信信号技能(专技)名师工作室”等荣誉。

多年来,尚峰不骄不躁、勤恳踏实,始终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甘为孺子牛的品格,担当地铁守护者,践行初心与使命。“我将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领,躬身示范做好技艺传承,积极助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为促进企业、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他说。(记者彭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