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不顾子女反对,娶23岁的小保姆,四年后邝安堃去世,留下的遗嘱更是惊呆了所有人! 1988年,当时已经86岁高龄的邝安堃老先生,突然宣布要和照顾自己四年的小保姆登记结婚。这个消息就像往油锅里泼了盆冷水,整个家族都炸开了锅。 邝老先生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上海滩数得着的名医,早年留过洋,拿过法国医学博士,回国后在广慈医院当主任医师,带出过上百个学生。 邝安堃的原配夫人走得早,自己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如今儿女们都在重要单位上班,大儿子在卫生局当干部,二女儿在医学院教书,小儿子最出息,在法国开了家中医诊所。 要说这家人原本过得挺体面,问题就出在老爷子晚年生活上,自打退休后,邝老一个人住在老洋房里,虽说家里条件不错,可终究是冷锅冷灶没人气。 小儿子看着老父亲天天对着亡母照片发呆,心里过意不去,特意从老家找了个23岁的远房亲戚来当保姆。这姑娘姓朱,是个乡下人,手脚勤快又老实,谁也没想到后来会闹出那么大动静。 小朱刚来那会儿,确实把老爷子伺候得舒舒服服,每天清早五点半就起来熬中药粥,把邝老几十年雷打不动的晨练习惯都照顾得妥妥当当。 要说这姑娘也有心,知道老爷子是中医泰斗,没事就捧着医书在旁边看,有不懂的就请教。邝老寂寞了大半辈子,突然有个年轻人愿意听他讲医理,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日子一长,街坊四邻开始传闲话,常见着邝老带着小保姆在复兴公园散步,老爷子拄着拐杖讲得眉飞色舞,小姑娘搀着他胳膊听得认真。 有老同事劝邝老注意影响,老爷子倒豁达:“我都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做甚?” 转折点出现在1988年春节,邝老突然把三个子女叫回家,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要和小朱结婚。大儿子当场拍桌子,二女儿急得直抹眼泪,小儿子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人是他找来的,现在倒成了后妈。 可老爷子铁了心,拿着户口本就要去民政局,要不说人老成精,邝老早摸透了政策,那会儿上海刚出台规定,和本地人结婚满三年就能落户。 这场爷孙恋闹得满城风雨,有说小保姆给老爷子下了蛊的,有传邝家藏着什么祖传秘方的,连医学院的学生都在偷偷议论。可不管外人怎么说,邝老硬是顶着压力把婚结了。 婚后第四年,90岁高龄的邝老安详离世,留下份让所有人傻眼的遗嘱——名下房产存款全归小朱,子女们只分到些旧书旧家具。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三个子女联名把后妈告上法院,说老爷子临终前神志不清,遗嘱肯定有问题。邝家这场官司从区法院打到中院,成了当年法律界的典型案例。 按《继承法》规定,自书遗嘱只要符合形式要件就有效,司法鉴定结果显示,遗嘱上的字迹确实是邝老亲笔,签名的日期也吻合。更绝的是,老爷子生前早就把存折密码都交代清楚了。 官司打输了,子女们还是不服气,他们想不通,亲爹怎么就把家产留给个外人?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邝老这是寒了心。 当年闹离婚时,大儿子说要断绝父子关系,二女儿半年没登门,小儿子倒是常来,可每次都是劝老头立遗嘱。反倒是小朱这四年里,天天给老爷子按摩针灸,硬是把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伺候得满面红光。 要说这朱姑娘也是个人物,拿到遗产后没挥霍,反而在闸北开了间中医诊所,后来嫁了个正经人家,听说现在都当奶奶了。 这事过去30多年了,上海滩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还当奇闻讲,有人说邝老糊涂,临了让个小保姆占了便宜;也有人觉得老爷子活得明白,最后四年总算过了几天舒心日子。 这世间的事哪有什么对错,不过是冷暖自知罢了。就像中药铺里的百子柜,外人看着都是小抽屉,里头装的什么药性,只有抓药的人心里清楚。 信源:央视网——《86岁老教授娶23岁保姆 去世后赠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