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其定期的一季度指数调整结果(此次审议考察截至2025年3月31日,一般在考察日期后的8周内公布)。此次调整范围涵盖港股主要旗舰指数如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此外直接决定港股通可投资范围的恒生综合指数也有局部调整。我们综合分析影响供投资者参考。
指数调整及影响:美的集团与中通快递-W纳入恒指,比亚迪股份纳入恒生科技
►成分股变化:美的集团与中通快递-W纳入恒生指数;比亚迪股份纳入恒生科技,阅文集团被剔除。
1)恒生指数:此次调整纳入美的集团与中通快递-W,纳入权重分别为0.33%与0.44%,调整后成分股数量增至85只。
2)恒生国企:此次无纳入剔除,成分股数量维持50只不变。
3)恒生科技:此次调整纳入比亚迪股份,纳入权重为8%;阅文集团被剔除,剔除前权重为0.49%。成分股维持在30只不变。
►被动资金流向测算:关注对网易-S、比亚迪股份与中通快递-W等的正面影响;对阅文集团与万洲国际的负面影响。基于Bloomberg汇总,追踪恒生指数的ETF资金规模约为290.5亿美元,追踪国企和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分别约为60.3亿美元和249.8亿美元。结合上述成分和股权重变化,我们测算潜在被动资金流向。进一步结合个股过去3个月日均成交额,可测算被动资金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1)恒生指数:被动资金流入所需时间最多的是中通快递-W与网易-S,预计将分别带来1.28亿和2.18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流入时间分别约为2.8与1.4天。资金流出中,由于权重降低,万洲国际与恒安国际的潜在被动资金流出约为1162万与291万美元,流出时间合0.3天左右。
2)恒生国企:尽管此次成分未发生调整,但由于标的权重变化,被动资金流入所需时间最多的是网易-S,预计将带来6394万美元流入,流入时间约为0.4天。资金流出中,中国神华与建设银行的潜在被动资金流出约603与1870万美元,流出时间约合0.06天。
3)恒生科技:被动资金流入所需时间最多的是由于自由流通比例(FAF)上调而导致权重提升最多的网易-S,预计将带来5.9亿美元流入,流入时间约为3.8天。此次新纳入的比亚迪股份预计将获得约2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流入时间约为2.7天。资金流出中,阅文集团现有0.49%的权重将带来约1.2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出,流出时间约合4.7天。
港股通标的调整:预计布鲁可、古茗与蜜雪冰城符合沪港通纳入条件
由于此次是季度指数调整,因此对半年度系统性调整一次的恒生综合指数而言,只有符合快速纳入机制股票才考虑纳入。
我们根据此次恒生综指调整情况结合港股通纳入要求,我们预计布鲁可(0325.HK)、古茗(1364.HK)与蜜雪冰城(2097.HK)或符合港股通纳入范围。与此同时,2024年10月24日上市的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已在今年2月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将于5月底满足对于其同股不同权性质额外要求的上市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的条件,我们预计在满足后可能将纳入港股通。另外,今年5月8日港股上市的钧达股份(2865.HK)为AH两地上市公司,根据港股通纳入规则也将在港股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后进入港股通交易。
调整后指数特征:恒指大消费占比有所提升,但金融与公用事业及电讯业等占比下滑
►指数扩容:本次恒指成分股数量增加至85只。根据恒指公司2021年3月发布的咨询结果[1],恒生指数成分股将在2022年中前增加至80只,最终固定在100只,目前仍在朝此目标扩容中,但整体进度慢于预期。
►行业覆盖度与代表性:消费业与工业市场覆盖度有所提升。参照恒指公司的对行业分类(即7个行业分类),此次恒指调整后,对于消费业的覆盖度从65.5%提升至66.0%,工业覆盖度也从47.3%抬升至49.3%。
►行业占比:消费与资讯科技业占比有所提升,但金融和公用事业与电讯业等有所下滑。此次调整后,恒指新经济市值占比从当前的53.1%小幅抬升至53.7%。行业层面,消费业与资讯科技业占比有所提升,分别从当前的29.4%和17.3%抬升至29.8%与17.8%,不过金融业以及公用事业及电讯业本次占比有所下滑,从当前的33.0%和6.9%下降至32.4%和6.7%。
调整时间表:6月9日正式生效
上述指数调整结果将于6月9日(星期一)正式生效。在此期间,部分主动型资金仍不排除会根据调整公布结果采取一定的套利操作,但被动资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追踪误差将选择在生效前一个交易日(即6月6日)调仓。我们预计届时相关股票成交或将会出现远大于平时的“异常放量”情形,特别是在尾盘。
图表1:此次调整后,恒指内部资讯科技、消费业以及工业比重有所抬升,但金融业比重下滑
图表2:行业覆盖率层面,恒指对于消费业与工业覆盖率抬升
图表3:追踪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基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