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有拥立之功,被封为右丞相,每次退朝,汉文帝总是恭敬地目送周勃离开。有一天,周勃照旧得意洋洋地第一个走出宫殿,突然有人说:“丞相,你马上要大祸临头了!” 周勃脚步一顿,草鞋在青砖地上蹭出刺耳的声响。回头望去,只见阴影里转出个白发老翁,手里攥着半卷竹简,浑浊的眼睛却亮得惊人。“你这老儿,胡说什么!”周勃攥紧腰间的玉带,板着脸就要走,却被对方拽住了袖口:“丞相可知,陛下看你的眼神,早不是看功臣的样子了?” 这话像块冰,顺着脊梁骨往下滑。周勃猛地甩开手,可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这些日子,他确实觉得不对劲——汉文帝不再像从前那样,遇到大事就急着找他商量;往日朝堂上,大臣们看他的眼神满是敬畏,如今却总在他背后窃窃私语。 当晚,周勃躺在雕花大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恍惚间竟像是满朝文武的脸。他想起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又想起拥立汉文帝时,自己如何力排众议。可如今,这些功劳却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没几天,汉文帝在朝堂上突然发问:“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钱粮收支又有多少?”周勃站在最前面,额头瞬间冒出冷汗。这些具体事务,他平日里根本不过问,结结巴巴答不上来。再看左丞相陈平,对答如流,条理清晰。汉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周勃偷偷抬头,正好撞上皇帝冰冷的目光。 散朝后,周勃脚步虚浮,差点摔下台阶。那个老翁不知从哪冒出来,叹了口气:“丞相啊,陛下这是在敲打你。你功劳太大,权势太重,让天子都睡不安稳了!”周勃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直沉浸在拥立之功里,却忘了君臣之间的分寸。 没过多久,周勃主动辞去丞相之职,带着家人回到封地。原以为这样就能躲开是非,可汉文帝还是不放心,派人暗中监视。后来,有人诬告周勃谋反,他被抓进大牢,受尽屈辱。在冰冷的牢房里,周勃才真正明白:伴君如伴虎,再大的功劳,在帝王眼中,也不过是随时能丢弃的棋子。 周勃的故事,道尽了封建王朝里功臣的无奈与悲哀。他用一生的起落,让后人看到:在权力的游戏里,锋芒太露未必是好事,懂得急流勇退,才是真正的智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