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4岁云南女子瘫痪在床,且无父无母,男友每天给她做饭洗澡,对她不离不弃,谁料2017年这女子却说:“你送我回老家吧!” 邓凤英出生于云南省,幼年时期父母离异,不久各自重组家庭,她被留在亲戚家中,由年长几岁的表姐照顾。二人后来随亲属迁居至湖南株洲,邓凤英一直在缺乏父母直接抚养和情感支持的环境中成长。 她在青春期早早离开了学校,进入社会打工。据她多年后向媒体回忆,当时她最渴望的是一个“有人疼、有归属感的家”。 17岁时,她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主动示好,在短暂的交往后,两人决定结婚。 这段婚姻维持时间不长。婚后不久,丈夫情绪多变,频繁对她实施家暴,婆家也对她态度恶劣,经常言语羞辱。没有法律意识和经济能力的邓凤英数次尝试逃离未果。 直到一次因伤住院,经朋友帮助,她才得以正式脱离这段婚姻,并办理了离婚手续。 她随后前往湖南衡阳谋生,在一家小饭馆做服务员。在那里,她遇见了熊超,一位在附近工地打工的青年。熊超得知她的经历后主动提供帮助,时常接送她上下班,还在生活上给予细致照顾。 二人开始交往,约一年后,熊超带她回老家举行了婚礼,尽管两人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但村中邻里多将两人视为夫妻。 婚后一年左右,邓凤英发现手指逐渐失去握力。她辗转多地就医,最终在长沙湘雅医院被诊断为渐冻症。病情发展迅速,数月内她就已无法独立行走,不久便卧床不起。 熊超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在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每日为其翻身、清洁、喂食。他为此常年无收入,家庭经济迅速恶化。据村委资料显示,在邓凤英病重期间,当地有组织多次尝试为其申请困难补助,但因户籍关系等问题,补助落实缓慢。 熊超的父母则认为儿子不应长期照顾“无望康复”的病人,多次劝他离开。几年后,熊超在家人的安排下,与另一名女子在外地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 由于婚事保密,邓凤英直到邻里议论时才知情。 事件曝光后,有媒体采访邓凤英,她表示“自己早有预感”,并未过于责怪熊超。她主动要求回到云南老家,由亲戚接应返乡。熊超陪同她返乡途中,照顾至抵达云南后离开。 在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包括多家公益组织及民间个人为邓凤英捐款、提供轮椅和护理用品。2023年,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她建立健康档案,由专人定期上门巡诊。 她目前与表姐共同生活,日常靠社会救助和公益支持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