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862年,浙江某处,太平天国领袖之一“戴王”黄呈忠坐在一把铺着虎皮的椅子上,凶

1862年,浙江某处,太平天国领袖之一“戴王”黄呈忠坐在一把铺着虎皮的椅子上,凶光四射。他头戴方巾,满脸戾气,身旁亲兵手持洋枪和令旗。这张照片被一位传教士乔治·哈特拍摄,记录了黄呈忠在浙江杭州、金华、宁波一带的活动。 黄呈忠,1826年生于广西一户普通人家。那时候,清朝国力衰退,地方贪官横行,广西更是穷得叮当响,农民日子苦不堪言。1840年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喊着“均田地、反清廷”的口号,吸引了一大批像黄呈忠这样的年轻人。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黄呈忠投身其中,从扛着锄头的农民变成了挥刀作战的兵卒。他作战勇猛,很快就成了太平军中的骨干。1853年,太平军攻下南京,建立天京,黄呈忠被编入李世贤的左军,开始崭露头角。 在李世贤手下,黄呈忠打过不少硬仗。1860年,他带队反攻清军,冲锋在前,硬是把敌军打得屁滚尿流,得了个“宝天义”的称号。1861年,他被派去攻打江西景德镇,带着几千人顶着炮火攻城,干掉了清军总兵陈大富,杀敌两千多。这仗打得漂亮,也让他名声大噪。战后,他跟范汝增搭档,转战浙江,开始了他在这一带的风云生涯。 1861年,太平军把目光转向浙江,这地方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个战略要地。黄呈忠带着部队一路南下,先是拿下江山、遂昌这些小城,用的都是声东击西的招数,清军防不胜防。到处州之战,他带着两千骑兵夜袭清军营地,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清军知府李希郊直接被砍了脑袋,城池一夜之间就换了主。 最狠的一仗是宁波之战。1861年底,黄呈忠带着几万大军直扑这座港口城市。清廷慌了,英国公使普鲁斯也跳出来说三道四。黄呈忠表面上假装谈判,暗地里却调兵遣将。深夜,他亲自督战,太平军火把照亮城墙,一口气攻破城防,把宁波拿了下来。这仗不仅让清军傻眼,连洋人都吓得不轻。他在宁波架起大炮,日夜巡逻,想靠这座城弄点武器和银子撑下去。 1862年,他又在慈溪跟英法联军干了一仗。洋人带着“常胜军”来找茬,黄呈忠指挥炮兵轰沉了三艘战舰,还把“常胜军”头子华尔给弄死了。这场胜利让他得了“戴王”的封号,算是他在浙江的巅峰时刻。不过,好景不长,英法联军跟清军联手反扑,宁波守不住,他只能带着人退到余姚。 黄呈忠在浙江的日子不好过。清军有湘军、淮军这些狠角色,洋人又有枪炮舰船,太平军虽然人多势众,但装备和技术差了一大截。宁波之战后,英法联军不干了,1862年初带着舰队杀回来,炮弹轰得宁波港乌烟瘴气。黄呈忠亲自上城头指挥还击,硬是打沉了几艘船,可最后还是顶不住联军的火力,丢了宁波。 慈溪之战虽然赢了,但也没能扭转大局。洋人死了个华尔,气得咬牙切齿,之后跟清军配合得更紧。黄呈忠带着部队在浙江四处转战,杭州、金华一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可太平军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天京那边也传来坏消息,内部还闹起了分裂。他只能跟着李世贤往福建跑,想找个喘口气的机会。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回事呢?说白了,就是19世纪中叶中国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清朝那会儿,贪官污吏横行,鸦片战争又让国门大开,外敌欺负上门,内忧外患一块儿来。洪秀全搞了个拜上帝会,喊着“天下一家”的口号,想推翻清廷,给穷人分田地。这事儿听着挺带劲,广西、湖南、浙江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跟着干。可这运动也有问题,内部管理乱七八糟,洪秀全后来还沉迷享乐,下面的将领像黄呈忠只能靠自己硬撑。 浙江是太平军的重要战场,这地方富庶,清军守得严。黄呈忠在这儿打仗,既是抢地盘,也是想给运动续口气。可洋人掺和进来后,事情就更复杂了。英法这些国家怕太平军断了他们的生意,干脆帮着清廷打,黄呈忠就这么成了夹心饼干。 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死了,太平天国彻底散架。黄呈忠跟着李世贤跑到江西、福建,继续跟清军耗。他带着残部在山里打游击,伏击过几次清军的补给线,可大局已定。1865年,他在福建漳浦跟清军干了最后一仗,炮火轰得城墙都塌了,太平军死伤一大片。之后,他就没了踪影。有人说他战死了,有人说他跑了,总之成了历史上的一个问号。 黄呈忠的故事挺让人唏嘘。他从广西一个普通农民,拼到“戴王”这位置,靠的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可太平天国这艘船终究没开到岸,他也只能随着浪头沉下去。那张乔治·哈特拍的照片,成了他留给后人的最后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