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喜笑颜开对外宣布中美关税协议是“美国的巨大胜利”,还大言不惭说中方终于服软

特朗普喜笑颜开对外宣布中美关税协议是“美国的巨大胜利”,还大言不惭说中方终于服软。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短短三天,首尔谈判桌上,中方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核心利益,半步不让! 在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互相取消部分的关税。 这份声明刚刚发出,美方高层情绪便立刻上扬。 特朗普第一时间进行表态,“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还表示中方“终于坐下谈正事了”。 不过,很快事情的走向就让他陷入了了尴尬。 三天后,在5月15日,中美代表团在韩国首尔再次碰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 表面上去看,这是双方进一步沟通的机会。 这次会面没有对外发布任何新增成果,连对话的内容都未公开。 原因就是,中方没有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虽然取消了一部分对美反制关税,可中国没有解除关键领域的出口管控,也没有重新开放对美农业采购。 像美方最关心的稀土问题,中国依然保留着对出口的严格限制。 这让特朗普的那句“我们赢了”显得格外轻飘。 从中方的角度去看,这轮谈判就是一个修复性的动作,最多恢复到了4月初之前的状态。 而且,中国态度非常清晰:在美方维持高额关税的情况下,中方不会提供任何额外让利。 美国国内对此也开始有不同声音出现。 最直接的便是来自美国农业利益集团的“沉默”。 原以为这轮“减税”可以重启对华出口市场,像大豆、猪肉、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 可等了几天,他们发现情况并没有变。 中国没有下订单,贸易渠道没有恢复。 美国农产品协会公开质疑:“为什么大家都恢复了贸易,只有我们这边没动静?” 其实中方的选择并不突然。 在2018年第一轮贸易战后,中国就开始调整对美农产品依赖。 加大对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农产进口,只是第一步。 秘鲁太平洋沿岸的深水港,也已进入收尾阶段,未来将服务于对华农产品出口。 这些布局说明,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供应体系。 农业之外,另一个受影响严重的是美国的零售行业。 在特朗普反复加征关税后,大批依赖中国产品的美国中小零售商叫苦不迭。 成本抬高、供货不稳、库存不足,成了他们近几年的常态。 现在,部分关税暂停实施,但零售商普遍不敢松懈。 很多人开始加速从中国采购,还有的提前囤货。 一位美国家电零售商在采访中直言:“现在不多进货,等特朗普哪天又加税,我们就没货卖了。” 这种普遍的“囤货潮”,就是对特朗普政策的不信任。 嘴上说合作,手上却随时准备拉闸,这已经成了特朗普政府一贯的谈判手法。 让中方更警觉的,是所谓的“芬太尼税”并未取消。 这项20%的附加关税最早由特朗普在2020年提出,作为对中国“毒品输出”的惩罚性措施。 它并没有出现在联合声明中,可却继续存在于美方对华关税结构中。 白宫明显是想把它作为后续谈判的砝码。 特朗普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如果90天内不能与中方达成协议,他将“提高”而不是“恢复”对华关税。 一句话就是,美国依然在打筹码的算盘。 但中方显然也不是当年的中方。 在这轮博弈中,中国展示出更大的战略耐力和节奏控制。 对于核心资源的管理、对关键领域的准入,和对外采购路径的重塑,中方布局已久。 中美之间的贸易拉锯早已不只是“关不关税”的问题。 这是一场关于规则和方向的对抗。 特朗普可以继续说他赢了,但现实是美国想要的,中方一样也没给。 至少现在,中方没有任何让步的理由。 谈判是可以继续的,但想要成果,得靠诚意。 否则的话,特朗普这次真的是高兴得太早了。 中国的底气,藏在多年的战略布局里,想要靠耍手段占便宜,注定只能空手而归。

评论列表

南方
南方 3
2025-05-17 08:59
阿三的师傅,“阿大三”。
用户10xxx58
用户10xxx58 2
2025-05-17 10:06
稀土管控和芯片限制挂钩,跟关税又没关系,
平凡人
平凡人 1
2025-05-17 08:56
我不是和国家政策唱反调,而是我认为老美的话一个字都信不得,只有让老美怎么闹都没用时,他们才能思考与大中华怎么相处,就是一定要打服他们,绝不能手软!用儒家那套对老美没用,要用墨家那套才会起作用,要用刀剑对付野人!
金德
金德
2025-05-17 07:34
特朗普想找回面子,说赢你就赢,关键是把提高部分降下来,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董叶和董根
董叶和董根
2025-05-17 08:10
口嗨没用,最终看效果。毛主席早就定调:不要相信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