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7年,70岁的郭子仪正搂着6位美人给自己庆祝大寿,儿子郭暧前来贺寿。郭子仪问道:“你媳妇升平公主为何没和你一起前来?”郭暧回道:“我打了她一巴掌,她已经被我赶出家门了!”郭子仪听完冷汗直流,立马推开怀中美人,仰天长叹道:“我郭家这是要遭灭门之灾啊!”
郭子仪是唐朝的中兴名将,他和李光弼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乱,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众人眼中那种“有勇无谋”的武将形象截然不同,郭子仪不仅行事果断,而且细致勤慎。他虽是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但其智慧却丝毫不比文臣差。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封建社会,功高盖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许多战功卓著的武将们都被君主找各种借口杀死。
为了让唐代宗消除对自己的怀疑,年近70的郭子仪不仅主动交出兵权,还曾一次向唐代宗讨要多个美人。
唐代宗看着郭子仪年事已高,又沉迷于美色,便对他稍微放下了疑心。
即便郭子仪如此谨小慎微,儿子郭嗳却在自己七十大寿上闯了大祸,差点把喜事变丧事。
那日,郭子仪举办了一场很盛大的寿宴,前往庆祝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然而,在贺寿的时候却出了岔子。
按照礼数,敦子仪的儿子同儿媳应当在这个时候前来为他贺寿,而这岔子就出在郭嗳身上。
好巧不巧的是,郭嗳的妻子升平公主突然生病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往贺寿,这本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当他独自一人前往父亲的寿宴时,看见成双成对的兄弟姐妹们前来为父亲贺寿,心里瞬间不是滋味。
郭嗳一时间气上心头,直直冲回家中,带着怒气的非要将生着病的升平公主从床上拉了起来。
而一向娇生惯养的升平公主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撒泼打滚,死活就是不肯下床。
僵持了一会,郭嗳一怒之下便打了升平公主一个大耳光,并指着她说道:“你不过就是个公主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大唐的江山还是我们郭家替你父皇打下来的呢!”
而生平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升平公主显然有点懵,在郭嗳的打骂下,小声哭泣着。
郭嗳还是觉得不解气,他继续对升平公主训斥道:“你不要不服气,我父亲只是不想当这大唐的皇帝罢了,若是他想,还有你父皇什么事!”
随后,郭嗳当起了甩手掌柜,将升平公主晾在一旁,自顾自的离开了家,独自前往寿宴。
到了寿宴上,郭子仪见郭嗳一个人前来,有些疑惑,特地询问道:“嗳儿,怎么只有你过来了,升平公主呢?”
听到父亲的询问,郭嗳忿忿不平说道:“她这个刁蛮的公主,平时傲娇也就算了,今天您大寿,她竟然敢称病不来,我迟早将这位矫情的公主赶出家门。”
听完郭嗳的一番话,郭子仪差点被眼前的这个“乖儿子”气得晕死过去。
郭子仪对着郭嗳大吼道:“你这个不孝子,是想让我郭家灭门吗?”
相对于父亲郭子仪,郭嗳这个“傻白甜”还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甚至还觉得自己给老郭家涨了志气,自己终于硬气了一回。
看到儿子冥顽不灵,郭子仪也顾不得体面了,直接揪着郭嗳的耳朵找升平公主道歉,并在升平公主面前把儿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为了让儿媳放下心里的芥蒂,他脱下鞋子就往郭嗳屁股上招呼,打得儿子哭爹喊娘。
直到把儿媳逗笑,升平公主替丈夫求情,这才放了儿子一马。
事后,郭子仪左思右想,害怕郭嗳的不当言论被别有用心之人传到唐代宗那里,自己可就大难临头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于是,郭子仪深思熟虑后,便打算“负荆请罪,坦白从宽”。
他火急火燎的将郭嗳五花大绑,送到唐代宗面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让唐代宗替他处置郭嗳这个不孝子。
此时唐代宗还一无所知,让郭子仪交待事情经过。
唐代宗了解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是气愤不已,但看着郭子仪还跪在面前哭得声泪俱下,终究还是没狠下心。
归根到底,郭嗳还是升平公主的驸马,若真把他杀了,升平公主不就成了寡妇。
因此,唐代宗把郭嗳训斥一顿,说了下不为例,如有再犯,绝不轻饶之类的话,就不再深究了。
看到郭子仪如此“深明大义,大义灭亲”,唐代宗也对他彻底放心下来。
这件事情看出来郭子仪的智慧,后来,郭子仪不仅自己安享晚年,还使郭家世代昌盛。
所以,做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狂妄自大,居功自傲,时刻牢记:祸从口出。否则,像郭嗳那般不顾大局、不知敬畏,若没有像郭子仪那样的父亲,早就身首异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