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个晚上,香港铜锣湾的酒会上,李嘉诚遇到一个看起来有点不合群的中年人,叫陈朗,那天他没穿西装,穿着布衣,还背着一把罗盘,没人理他,他却盯着李嘉诚看了好久。 突然,他走过去,说了句:“你财库漫出,迟早要做香港首富。”李嘉诚当时觉得是玩笑,点头笑了笑,但从那天开始,他的人生开始拐了个弯。 李嘉诚那年还年轻,做塑胶玩具,刚熬出点名堂,日子不算宽裕,陈朗那天除了那句“首富”预言外,还说了一句:“你这命,水木相生,适合做花。”李嘉诚听得一头雾水,陈朗指着他的八字说:“塑胶花,最旺你。” 几个月后,李嘉诚试着进塑胶花,没想到爆款,一出口就赚大钱,从此,他对陈朗另眼相看。 慢慢地,两人成了忘年交,外人看不懂,李嘉诚做重大决策前,总要找那位“道士朋友”喝杯茶,有时只是坐着不说话,但喝完茶,就定主意了。 1986年,长江中心要建新总部,李嘉诚请了世界一流的建筑师,却专门留了一天给陈朗“看地”。 那天下午,陈朗站在中环绕了半圈,只说了句:“要高过汇丰,但不要压中银。”李嘉诚照做了,长江中心最终楼高不超中国银行大厦,但略高过汇丰。 很多人不明所以,只有他明白,这是风水上讲究“藏锋不露、制敌不破”。 这段关系一直很低调,直到2001年,陈朗因病卧床,那天,李嘉诚带着花去看他,刚进门,陈朗就让人关了门,丢下一段话。 “你要记住,钱是你前几世积德换来的,不是靠你现在多能干,要继续做善事,做正事,别沾歪路,还有,你的家,要靠教育才能保住。” 这三句话,李嘉诚一辈子没忘。 陈朗讲得不多,但话都重,他说自己三次大病,都是泄露天机太多,说自己帮李嘉诚改了命,动了天道,遭了报应。 他还叮嘱,慈善不能断,尤其是医院、学校。他说:“人要是多读圣贤书,就少出祸;社会少祸,天灾也轻。” 过了不到一年,陈朗去世,李嘉诚很少在媒体上谈他,但2004年接受《南华早报》专访时,记者问他怎么看风水,他说:“风水是文化,但真正的福,是你给别人带来的好处。”说这话时,他眼眶发红。 从那以后,李嘉诚的行事风格变了,以前他做地产、做码头,干的是实业,他很少碰医院、教育。 可自2005年起,他陆续捐款给香港中文大学、汕头大学,还大手笔支持养和医院,连肝癌无创治疗设备都是他出资买的。 有人说这是为了名声,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兑现一段承诺。 有个比较少人注意的事:李嘉诚深水湾的豪宅,是陈朗亲自看过的。 当年选址时,陈朗一看地形就说:“这地玉带环腰,是好水局。”他还建议主屋门口朝向东南方,说这样“木旺”。 几年后,有风水师去研究那套房子,说那设计像教科书一样标准。 李嘉诚早期炒地皮赚快钱,可近年他抛售地产,转做医药、教育、新能源。 他没明说原因,但他身边人透露,这和陈朗当年说的“水生木,木旺生德”有关。他说这是“积福的路”。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信,香港有学者写文章,说风水说到底是心理安慰,靠的还是市场和人脉。 但李嘉诚没跟他们争。他只是反复做事,捐款、建校、买设备、帮学生。他还说过一句话:“我信风水,但我更信做事。” 到晚年,李嘉诚更是低调,他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明确写明:捐助教育、医疗、公益,不投资、不盈利,基金会几次公开透明财报,还接受香港立法会质询。 有记者追问他:“你这么有钱,为啥不继续扩张生意?” 他笑笑说:“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安心。” 陈朗早就不在人世,但他的那三句话,像钉子一样扎在李嘉诚心里,外人看不见,但懂的人知道,他每一个大动作,都不是偶然。 参考资料:《南华早报》,2004年8月刊,《李嘉诚专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