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谈判结束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对中方退了一步:降税66%。5月12日,白宫发布行政令,从5月14日开始,中国输送到美国的小额包裹关税再度降低66%,意味着特朗普在瑞士谈判后不到24小时,对中方再退一步。 要知道,从特朗普第二任任期开始,白宫就着手收紧对中国小额包裹的进口管理,制裁力度一步步加深,到2月4日,美国直接废除中国输美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待遇。 不过4天之后美国就收回前言,再到5月2日,征税30%,后连续两次提升,一路来到120%,最后就是5月14日生效的降低66%,可见美国的战略在几个月内出现大幅度变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在于美国已经无法支撑下去,毕竟两国接触并没有提到小额包裹的情况,或许是留待以后再谈,现在美国让步,可以称得上是再次示好了。 当然,整体来看相关行业还是处于加税处境,美国做出的让步不算彻底,仍旧是以往左右试探的老套路,特朗普并没有改变想法,还是把芬太尼的源头定在了中国。 实际上,中国态度明确,美国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根本没有义务为了美国的国内乱象出力,更不会心甘情愿背黑锅,让特朗普完成转移矛盾的目标。 归根结底,关税战对中国来说属于无妄之灾,因为中国没有主动去针对美国,反而因为所谓的“芬太尼”泛滥导致原本好好的贸易关系出现争端。 而且,现在美国完全是骑虎难下,原本态度嚣张鼓吹“关税战成果”,再到如今主动提出会谈,白宫的转变可谓是非常明显了,双方日内瓦接触能够取得一些成果原因也就在这里。 但是,暂缓90天到双方和解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简单来说,中国寻求的是取消非法竞争手段,让两国关系回到正常,而不是145%加征变成了35%加征,结局还是限制制裁。 因此,美国这种不上不下的让步,根本无法真的打动中国,如果真想达成共识,就应该主动取消自4月2日开启的这场关税战闹剧,让全球经济局势稳定下来,开展合作事务。 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对美国抱有审视目光,90天暂缓关税时间内,双方必然会产生一个确切的评估结果,对美国来说这基本就是最后的机会,不能达成共识就是中美脱钩。 虽然美国整体的对华强硬氛围没有改变,但特朗普已经多次声明,不会让中美来到被迫脱钩的地步,可见特朗普内心是承认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重要性的。 只是受到舆论环境影响,对华妥协是白宫怎么也不敢选的选项,但特朗普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中方给出的时间只有90天,如果美国不打算做出切实努力的行动,那局势就重归危险。 问题在于美国是否能够支撑的住中国的“奉陪到底”,答案或许很难令特朗普满意,因此,既然要做出让步,不如就更有诚意一些。 参考资料: 美国修改自华进口小额包裹关税政策:从价税降至54%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