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

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说:王右家,你居然是这个下场!  王右家1908年出生在湖北一个富裕家庭,家里有钱有势,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她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得也好看,像画里走出来的人。家里花心思培养她,先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后来上了春明女中,学中西文学,成绩一直拔尖。之后考进北京女子大学,年轻时意气风发,满脑子都是书本和理想。20年代末,家里出钱送她去美国威斯康辛州留学,虽然没拿到学位,但两年时间让她学会了流利英语,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气质更出众了。   1931年,她回到上海,那时候上海是十里洋场,外滩高楼林立,舞厅热闹非凡。她租了个精致的公寓,过上了讲究的生活。凭着美貌和谈吐,她很快在上海社交圈站稳脚跟,舞会上穿旗袍的她总是焦点。1932年,她认识了政治家罗隆基,一个才华横溢但感情不靠谱的人。罗隆基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不管他已婚的身份,很快同居了。几年后,罗隆基离婚,和她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可惜好景不长,他婚后还是改不了风流本性,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王右家发现后,心灰意冷,1945年带着儿子和他离了婚,从此一个人扛起生活。 离婚后的王右家日子不好过。她带着儿子,经济上没了依靠,精神上也受了重创。曾经的交际花,风光不再,朋友圈子渐渐散了。她试着自己谋生,但上海那时候已经不是她熟悉的模样,战乱和时代变化让她找不到立足之地。后来她搬到台湾,生活越来越艰难。到了1967年,她因为头痛住进一家小医院,身体垮了,人也老了,没人来看她。她去世时,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遗体在医院放了好几天都没人认领。   后来消息传出去,一些老熟人听到了,陆续赶到医院。人群里有个中年女人,走上前看了她的遗体,低声说了那句:“王右家,你居然是这个下场!”她是王右家的朋友,可能是唯一还记得她的人。她替王右家办了后事,葬礼简单,只有几个人来送行。墓地选在台北郊外的一个山坡上,之后也没多少人提起她。她的人生故事,就这么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王右家的一生,离不开她身处的时代。20年代的上海,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她靠美貌和才华成了焦点。可到了30年代,社会动荡,个人命运被裹挟着往前走。她和罗隆基的感情,本来就建立在不靠谱的基础上,时代一变,感情也散了。40年代战乱频发,50年代两岸分离,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很难再翻身。60年代的台湾,对她来说更像个陌生的地方,昔日的荣光早就没了。她不是没努力过,但时代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她的落魄,既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是大环境逼出来的。 王右家的故事让人感慨,她有美貌有才华,按理说应该过得很好,可最后却是孤零零的下场。这说明啥?光有外在条件不够,生活还得靠智慧和韧性。她在感情上栽了大跟头,罗隆基那种人,风流成性,根本靠不住。她一开始可能被他的才华吸引,没看清他的本性,后来发现真相又舍不得放手,最后把自己拖垮了。她聪明,但感情上太执着,没能及时抽身。美貌让她风光一时,却也让她陷得太深,成了悲剧的起点。 从王右家身上,能学到点啥?一是感情不能瞎凑合,尤其是遇上不靠谱的人,得早点止损。她跟罗隆基纠缠那么久,最后一身伤,值不值?二是再好的条件,也得有自己的底气。她靠美貌和家世起家,可一旦这些没了,她就没招了。生活不会因为你长得好看就对你手软,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撑住。再就是,时代变迁谁也逃不掉,但得学会适应,别老想着过去的光景。她要是能放下上海滩的辉煌,早点找条新路,也许不至于这么惨。 说实话,王右家的经历离咱们普通人挺远的,谁也没她那美貌和背景。可她晚年的孤独,又跟很多人有点像。现在社会节奏快,多少人忙着事业感情,到头来老了病了,才发现身边没人。她的故事夸张了点,但那种从高处跌下来的感觉,谁还没点体会?她是交际花,咱们可能是职场拼命三郎,表面风光,背后心酸。她没熬过去,咱们呢?是不是也得想想,怎么别让自己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