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000日军战俘顶着零下三十度的天气、穿着单衣跪在通化城头,想起他们不久前的所作所为,朝鲜名将方虎山恼羞成怒之下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宁愿背负骂名,也要用刺刀将这群人挨个挑死,之后尸体全部踹下城,塞进未解冻的冰河! 抗战胜利后,国内的局势依旧不稳,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关东军在这里经营多年,也是顽抗到最后的日军部队。 哪怕是战败投降,许多日军依旧计划着重新作乱,其中日军重兵把守的通化,局势就令人非常担忧。1946年初,通化一带的日军就与国民党特务勾结,多次发动叛乱,组织早已注意到了通化。 为了控制这里的局势,他们很早就将方虎山、王子仁等人带领的朝鲜义勇军调了过来。叛乱的日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叛乱将会迎来方虎山的残酷报复。 与大多数朝鲜爱国青年一样,年轻时候的方虎山就非常熟悉祖国被日本侵略的历史,可他们的力量太弱,想要复国赶走侵略者谈何容易。 于是,和众多爱国青年一样,方虎山来到了东北,与中国军民一起开始了艰苦的抗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掌控了东北,方虎山加入了抗日游击队,与诸多同志们一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继续和日军作战。 由于他是朝鲜人,能力又非常出色,他也得到了组织的重视,之后被安排前往苏联留学深造。在莫斯科,方虎山遇到了许多与他情况相似的朝鲜人,他们在这里系统性学习了各类军事知识,畅谈抗日复国大业。 可直到1938年,他们也一直没有得到回国参战的命令,后来在中共的争取下,方虎山来到了延安,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在这里,他加入了延安大生产的队伍中,一面学习一面劳动,竭尽全力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1945年8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方虎山进入了朝鲜义勇军延安部队,随后他跟着部队来到了东北工作。此番重返东北,他们一面要负责义勇军的发展工作,一面要负责南满北满等地的剿匪工作。 方虎山对东北的情况非常熟悉,被任命为义勇军第一支队政委,他在短时间内就让义勇军发展壮大,还率部投入到了剿匪工作中,前后多次大战消灭了大量顽抗的日军与土匪。 部队来到了通化地区后,方虎山敏锐意识到了这里局势有多么严峻,蒋介石为了能控制东北,早已派遣了大量的特务在这些地方活动。 他们与留在这里的日伪军勾结在一起,前后发动了多次叛乱,义勇军与其他革命部队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这些叛乱一一镇压。 可通化的日军还是没有放弃,到了1946年的春节,数千日军又在特务们的帮助下发动叛乱。此番叛乱给通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量的革命战士在此次动乱中丧生。 得到消息的方虎山立即率部来到通化镇压叛乱,在他的指挥下,部队在两个小时内就打死了500多名日军,成功镇压了叛乱。 战后,看到了通化城的惨状,方虎山也是非常生气,他本就对日军有着刻骨仇恨,此番日军叛乱更是让他怒不可遏。 于是他将这股怒火发泄到了日军战俘身上,当时他们共抓捕了3000多名日军战俘,由于组织有着政策,对待战俘要宽大处理,很多人虽然生气,但也不敢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但方虎山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让人押着这些战犯在零下30℃的严寒下穿着单衣来到通化城头,勒令他们跪下后用刺刀将他们挨个挑死,尸体全部踹下城去,塞进未解冻的冰河凿开的冰窟窿里。 考虑到这么做会违背组织的纪律,曾有人劝阻过他,方虎山还是坚持将这些战犯全部处决。 他宁愿背上骂名,也要把这些沾满中朝两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全部处死,方虎山的这番举动震慑了各地的日军战俘,他们知道了义勇军的厉害,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密谋作乱了。 通化平乱之后,方虎山又投入到了与国民党的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参加了东北的多场重要战事,除了带兵打仗,方虎山还非常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南满一带的根据地快速发展壮大,后来他们的部队被改编为独立四师,配合解放军在长春等地消灭了大量的国军,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7月,在朝鲜方面的请求下,留在中国境内的朝鲜革命队伍基本回到了朝鲜,方虎山也带着部队回到了祖国。 此后,他又率部参加了朝鲜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他多次与美军血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中国志愿军的帮助下,方虎山与诸多同志们一起保住了新生的革命政权。 由于他的功绩,他在战后担任了陆军大学校长等重要职务。遗憾的是,后来由于朝鲜内部的一系列事件,方虎山被卷了进去,最终含冤离世,这让人感到非常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