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长期走路能把五类病走没?医生建议:70岁后这样动,降低生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称

长期走路能把五类病走没?医生建议:70岁后这样动,降低生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称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指出,中年人每天快步走路2小时半,寿命可延长五年。我国的研究也发现,每周坚持步行90分钟以上,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甚至美国的研究表明,不论怎么走,只要步数足够,全因死亡风险都会下降。走路不仅对身体有益,更被科学界视为“延长寿命的钥匙”。 但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运动,竟然在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色。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走路过程中会被间接调控,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弹性变好;而骨质疏松、关节退化,也因下肢肌肉的反复锻炼而得到延缓;即便是消化系统,步行也能刺激肠胃蠕动,缓解胃肠不适。更有研究发现,走路能促进大脑的海马体生长,降低老年痴呆风险,同时释放情绪,缓解抑郁,哪怕只是每周散步两三个小时,也能带来心理上的正向改善。 更有趣的是,步行的速度还藏着寿命的密码。英国的研究指出,步速中等或偏快的人,心律失常的风险分别降低35%和43%。一项47万人的大样本研究也发现,走得快的人比走得慢的人预期寿命可长达15至20年。国内专家也表示,步速能反映一个人整体体能状态,是衰老的重要指标。判断标准其实很简单:走完4米用时不超过5秒,说明步速正常,反应协调和肌肉状况良好。 当然,走路虽好,细节也不能忽视。首先是每日步数,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群每天走6000到8000步最为合适,既有助健康,又不至于劳累。其次是走路的时间,应避开饭后和空腹状态,尤其老年人应避开清晨低温时段,选择早上8-9点或下午4-5点较为适宜。再者是走路姿势,必须正确。步态自然,脚跟先落地,步幅适中,眼睛平视,手臂轻松摆动,这样既能提升锻炼效果,又能避免损伤。 看似平凡的走路,实则蕴含巨大的健康潜力。不是一定要跑步登山才能强身健体,规律、科学地走路,就足以成为普通人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良药”。王伯的经历正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坚持走路,从容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