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台军待遇远超乌军,美方为海马斯送来战术导弹,暗示可以自由开火

台军首次公开试射海马斯火箭炮,33枚火箭弹精准命中海上目标,这是台当局在炫耀这种所谓的“以武拒统关键装备”。 另一边,美国虽然把“陆军先进战术导弹”(ATACMS)卖到了岛内,却又不对导弹的使用作出任何指示,部分台军以此幻想自己可以在战时,利用战术导弹跨海峡攻击大陆目标。

台军在5月12日九鹏军事基地举行的“雷霆”演习中,首次进行了美制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的实弹测试。 目前美国交付给台军的全部11辆海马斯火箭炮悉数到场参加了测试,每辆发射车各打3枚训练弹,共计发射33枚火箭炮,全部准确命中海上目标区。 事后,台军对这场测试给出了高度评价,称在海马斯火箭炮的接装训练卓有成效,年内即可形成战斗力,加入所谓的“台海防卫作战序列”,让台陆军部队的远程火力具备“跨区增援”的能力。 在台军的设想中,陆军的火箭炮部队是打击解放军登陆部队的关键一环。 执行登陆任务的两栖部队需要乘坐两栖突击车或登陆艇冲击滩头。部队在海面上的移动速度会比较慢,台军期望能够在这个阶段使用火炮和火箭炮,攻击登陆场和附近海域,杀伤正在冲滩的两栖部队。 为了遂行这一战术,台军自研了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可发射117、182、以及230毫米火箭弹。这些火箭弹都具备空炸能力,齐射时可以覆盖大片区域,对缺乏防护的登陆艇、两栖车辆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不过话说回来,台军虽然想得挺美,但他们显然忘了解放军的手段。 随着075两栖攻击舰、191箱式远程火箭炮、各种新型无人机等新装备的加入,台军逐渐意识到,自己手里满打满算43辆雷霆-2000火箭炮,在战时根本不够解放军打的。 毕竟射程最远的230毫米火箭弹,也只能打击45公里外的目标。182毫米火箭弹和117毫米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只有30公里和15公里。 这意味着雷霆-2000想要打击海面目标,就需要抵近到海岸附近发射。发射车被解放军海空监视力量发现的概率会大幅增加,就算能成功开火,面对解放军的反击火力,它们也未必有命打出第二轮齐射。

想要提高火箭炮的生存率,就需要提高射程,把阵地部署在更后方的城市或山区。台军自己的远程火箭弹还在研,一时半会儿还用不上。所以台当局最终选择了采购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希望这款美国远火可以加强台军“以武拒统”的实力。 台军对海马斯的期待非常高,一方面是因为在过去3年多的俄乌冲突中,海马斯在乌克兰手上大出风头。 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除了卖给台军海马斯外,还一起卖了84枚陆军战术导弹,并且没有在使用上做出限制。 要知道美国在援助乌克兰陆军战术导弹时,可是严令不许乌军使用该导弹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因此美军没有限制台军使用陆军战术导弹,肯定不是忘了,而是故意为之,在台军看来,就是在暗示他们可以用陆军战术导弹攻击大陆沿海目标,以此来给解放军制造麻烦。

不可否认,这些海马斯火箭炮和陆军战术导弹在战时都是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台军可以靠这些装备,挡住解放军。 现代战争讲究的是体系作战,一两种装备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就比如说海马斯的战场生存性放在岛内就不太乐观,更远的射程固然可以让海马斯在远离海滩的隐蔽阵地发射。不过台岛就那么大,战时解放军对台岛的监视也不会仅限于海滩,大量无人机必然深入台岛内部,近地轨道上的卫星也会聚焦在这一亩三分地。 要知道海马斯火箭炮发射时的白光与红外信号非常显眼,无人机的光电侦查探头足以在几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目标位置,并对周边区域持续详查,引导解放军远程打击力量“点名”海马斯。

解放军在远火领域的成果可是独步全球,不可能不知道远火对登陆部队的威胁。解决远火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登陆前把台军的海马斯、雷霆-2000尽可能地炸烂。 至于陆军战术导弹?它能横跨海峡打到大陆确实不假。不过不要忘了,解放军一旦决心发起对台军事行动,必然会为了应对潜在的美日军事介入,大幅加强沿海地区的防空反导力量。 陆军战术导弹是冷战时期定型的短程弹道导弹,不具备弹头弹体分离能力和末段机动能力,突防性能极其有限。在解放军的红旗-9B、红旗-16等防空导弹面前,和靶子无异。

两岸的军事实力差距太大了,台军买了海马斯,也只是给岛内“台独”一点心理安慰。让他们幻想,台军有能力威胁到大陆。至于能不能真的威胁到?解放军和台军都对此心知肚明。

评论列表

萨德
萨德 2
2025-05-14 12:18
必须拦截运输船机,力争打掉危害武器装备!否则,后患无穷!也顺便测试一下西方态度!隐忍和怯懦换来的只是更加猖狂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