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妈,落楼买餸记得带口罩啊!今日唔系落雨,系落沙!”2025年4月13日早晨,佛山街坊陈姨收到儿子这条微信时,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满脸问号。
她活了六十多年,见过台风掀屋顶、暴雨浸街市,但看着自家阳台上积了层黄扑扑的细沙,还是头回听说广东要防“沙尘暴”。

当天上午9点,广州PM10浓度飙到436微克/立方米,佛山空气质量指数(AQI)直接爆表到320,全省21个地市集体挂上污染预警。
北方网友戏称:“这波属实是蒙古外送,沙尘暴包邮到岭南。”而广东人一边擦着灰蒙蒙的窗台,一边灵魂发问:咱这青山绿水的地界,咋就突然吃上蒙古国的沙子了?

要说这场沙尘的行程,得从4月10日蒙古国刮起的大风说起。当地刚解冻的干旱土地遇上冷空气过境,瞬间扬起万吨沙尘。
按往常剧本,这些沙子本该落在华北平原,可这次它们搭上了趟“特殊班列”:在蒙古气旋和冷涡系统的双重加持下,沙尘被抬升到数千米高空,坐着强劲的西北风“特快专线”,48小时内狂奔2500公里。
以往南岭这道“绿长城”能挡住近地面的沙尘,可这回沙尘仗着“高空vip席位”,愣是从山顶上翻了过去。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打了个比方:“好比快递小哥不走地面绕山路,直接开直升机空投,岭南防不胜防。”

这场面连中央气象台都感觉罕见,监测数据显示,4月12日午后沙尘前锋抵达粤北,13日全省过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广州、佛山等地能见度跌破5公里,街头行人纷纷戴上口罩,恍惚间让人以为穿越到了北方春天。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实锤认证:这是自2009年以来影响广东最严重的沙尘天气。

要说沙尘暴的“作案工具”,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蒙古高原的裸露沙地做“弹药库”,7-8级大风当“运输队”,再加上高空槽制造的“升降电梯”。这次三者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沙尘浓度抬到平常的20倍,硬生生在岭南上演了出“大漠孤烟直”。

可能有街坊要问,咱种了这么多年树,咋还防不住沙尘暴?这事儿得给三北防护林“平反”。人家本职工作是按住本地沙源,好比小区保安防小偷。但蒙古国沙尘属于“空降兵”,直接从万米高空越境,防护林这“地面部队”确实够不着。
不过也别小看生态治理的功劳。数据显示,广东PM2.5浓度已连续五年达标,这次沙尘暴属于“外来户搞突袭”。要不是日常空气质量好,灰蒙蒙的天还得再加层“本地霾”。

面对天上掉沙子,广东人迅速解锁新技能:阿婆把晒到一半的腊肠收进屋,外卖小哥给电动车罩上防尘罩,连广场舞阿姨都转战地下车库。官方连夜发布防护指南,重点就三条:紧闭门窗、出门戴N95、回家洗鼻子。
要说这沙尘暴也是个“急性子”,来得猛去得快。4月17日随着新一波冷空气入场,滞留的浮尘被大风吹散,广东天空重启“蓝屏模式”。但经此一役,岭南人民算是记住了,在气候变化的大戏里,没有哪个地方能永远当观众。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