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美国憎恨中国,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一直以来,美国就非常重视在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不仅一直在想办法造谣抹黑中国,更是不断在各路媒体前批评中国“不民主,不自由”。 在拉拢其它国家一起对付中国的时候,美国也很喜欢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 比如说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很多美国政客都说过“印度是个民主的国家”或类似的话。

但是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和对印度的“称赞”,有一个美国专家却说了实话。 2025年4月,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媒体前公开表示: “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并非源于中国的任何侵略性行动,而是源于美国对中国取得的成功所抱有的嫉妒。”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敌视中国并不是中国多不好,而是中国太成功。 其实对于这一点印度自己也是知道的,而印度之所以还愿意和美国凑一块,核心原因是印度希望通过和中国对抗的方式,来获取美国的援助。 其实这种“对抗中国获取美国援助”的战略,印度10多年前就在设想了。 自莫迪在2014年成为印度总理以来,印度就开始炒作所谓的“龙象之争”。之后莫迪更是不断推动和中国对立的战略,多次引发中印的边境冲突。

到了2020年之后,印度多年的努力终于是变现了。2023年时拜登政府邀请莫迪访问白宫,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为印度半导体产业进行投资、对印度造船业进行投资,将一部分军舰维护订单给印度、展开航天领域的技术交流、对印度出口部分武器等等。 但相应的,美国也需要印度和中国持续对立,以牵扯中国的精力。 所以美国在意识形态上攻击中国,拉拢印度,也是符合印度当前战略的行为。

印度知道美国的企图,也知道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攻击,以及批评中国“不民主、不自由”纯是扯淡。但是印度不在乎,美国对中国的抹黑是假的,但背后白花花的“银子”可是真的。

当然除了通过和中国对抗从美国那拿援助外,印度也有自己的野心。 一方面印度觊觎中国的国际地位,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备强大影响力的国家。另一方面印度也觊觎中国“世界工厂”的身份,希望取而代之。

印度配合美国对抗中国,也是印度实现自己这两个“愿望”的手段。 对于第一点,印度早在尼赫鲁时期就渴望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要知道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前,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要远强于中国。 当时的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三个创始国之一,并且被很多国家视为是“第三世界的领袖”。 但是随着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全球各国才发现中国的实力要远强于印度,这才有了后来中国被视为“第三世界领袖”,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的事情。所以这么些年来印度一直希望能找回场子,从而取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至于第二点,中国能有如今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强悍的工业能力。 所以印度在莫迪上台之后,也于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加强印度的制造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不过说实话“印度制造”计划相当失败,到2024年印度制造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相较于2014年不增反减。 也就是说印度经济在这10年里的确有一定增长,但是主要增长的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

甚至不少的经济专家都认为印度在制造业上和中国的竞争一点机会都没有。比如说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就明确反对印度发展制造业,认为这不仅无法追上中国,反而会导致印度失去不少的工作岗位,对经济有害。 现在我们站在印度的角度上看,就会发现“和中国竞争”这件事非常的让人绝望。以印度自己的能力,它是绝对没有能力和中国竞争的。

那么现在印度“押宝”美国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对印度来说,唯有跟在美国后面击败中国,它才有机会取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是对于印度现在这种战略,其不仅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还贻害无穷。 首先是美国能否击败中国的问题。现在肉眼可见的是在“中美竞争”中,中国处于上升期,美国却在不断的衰弱。

只要中国自己不出乱子,中国获得这场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印度自身并没有能力和中国竞争,美国也没有能力。印度跟在美国后面对抗中国,注定是做无用功。 并且印度跟在美国后面对抗中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印度为了和中国对抗,每年丢在中印边境的军事成本就是巨大的开支。

在美国击败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印度投入巨大的成本却最终没有收获,最后自然会血本无归。 至于印度靠着和中国对抗从美国那获得的好处,好处的确是有,但根本无法覆盖和中国对抗的成本。 对于和中国对抗这件事,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就直言,“不要落入“美国的陷阱”,应努力与中国合作”。

以中国的工业体量,印度如果选择和中国进行合作,在经济上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和中国进行对抗,就正如我们上边说的,最终可能“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