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率领一个200人代表团访华,他此行有何目标?讨论中的从钱凯港连接巴西的铁路能否落地? 参加完莫斯科红场阅兵之后,巴西总统卢拉又马不停蹄地来华访问,而随着他一起抵达北京的还有一个由200名商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阵容不可谓不豪华。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卢拉此番来华的重头戏还是加强中巴经贸方面的合作。 根据巴西外交部公布的内容,这次访华行程里,卢拉预计将与中方签署至少16项新协议,并推进32项协议的谈判进程,涵盖农业、商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战略意义”。
尽管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会谈之后,已经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明确双方牵头人,就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磋商,但贸易战的阴云仍旧笼罩在太平洋两岸,谁也不好说已经多次翻脸的特朗普这次是不是还会翻脸,毕竟在这方面他是有前科的。因此对中方来讲,进一步巩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降低对美国进出口的依赖显然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措施之一,这也能让本就没有多少底牌的特朗普更加投鼠忌器。
因此从宏观上来看,中国加强与巴西的合作既能规避一些贸易战的风险,也能在被美国“门罗主义”控制的美洲地区给美国上点压力,进一步分散特朗普对华施压的资源。而且巴西在中巴合作上的态度也值得称道,据媒体报道,巴西正与中国就建设一条连接秘鲁钱凯港至巴西境内的铁路进行磋商。 秘鲁钱凯港是中国在美洲地区的新贸易支点,有利于加强中国与美洲的贸易往来,但它所处的位置距离巴西比较远,难以惠及巴西,这条拟建的铁路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按照初步的工程计划,这条铁路呈东西走向,由中企承建,总长约5000公里,需要5年到8年才能建成。而一旦建成就能加速巴西与亚洲市场之间的货物流通,并对巴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 这条贯穿南美的铁路的意义已不言而喻,但也有两个难题摆在中巴两国面前。一是南美地区的地形摆在那里,铁路建设施工实在面临诸多自然条件的束缚,如何克服困难条件完成预定的建设目标,考验着中巴双方承建人员的水平。二是美国长期将南美视为自己的“后花园”,其南方司令部的战略重心便放在此地,因此美方未必会坐视中方在美洲地区的影响力愈发提高。
就拿巴拿马运河来说,尽管特朗普所讲的“中企控制巴拿马运河”不过是他巧取豪夺的借口,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他对中方在美洲地区影响力的忌惮。另外这条铁路预计将要花5年到8年建成,这也就意味着它铁定要在下一任美国总统的任上竣工。可下一任美国总统如果是像拜登这样竭力加强美国全球影响力的人,那么这条铁路必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总而言之,中国与巴西不断加强双边合作的最大障碍其实是美国地缘政治上的野心,尤其是铁路这种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更容易受到影响,如何规避这一风险是中巴两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美方出手阻挠,想要阻止这条利国利民的铁路亦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