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杜月笙为了检查小儿子是否聪明,在桌上放了银元、金条和钞票,说:“儿子,这三样东西

杜月笙为了检查小儿子是否聪明,在桌上放了银元、金条和钞票,说:“儿子,这三样东西你只能取一样,你要啥?”儿子走到桌子前,说:“我啥都不要,只要这个桌布!”   身为上海青帮呼风唤雨的“大哥”杜月笙,也遇到了让他十分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   杜月笙足足有十一个孩子,他对这些孩子们学业十分上心。他觉得自己纵有权势和家财,孩子们也要有能力守住这些资源。   十一个孩子个个聪明听话,但只有小儿子杜维善整日斗鸡摸狗,家里恨不得让他给弄成动物园,但就是在学习的事情上从没上过心。   杜月笙自诩聪明一世,自己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是“庸才”,但小儿子的所作所为,不禁让杜月笙怀疑,“该不会是生了一个傻儿子吧?”   杜月笙听一位“高人”介绍了一个测试智商的办法,便决定在自己众多的子女面前试一试。   孩子们都被叫到了桌子面前,上面放了银元,钞票,金条,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样东西带走。   杜月笙的孩子们从来没缺过钱花,突然要在银元,钞票和金条之间选择一种,孩子们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还是小女儿先开了口,“我选钞票,这个在小贩上能买到我最喜欢的棒棒糖!”   二儿子则有不同的意见,“你没选对,应该选金条,金条可比钞票值钱多了,有了金条你就能将卖糖的摊位给买下来。”   杜月笙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感慨这个孩子有做生意的脑子,将来定是可造之材。   几个孩子有着不同的观点,甚至还差点争执起来。但只有小儿子杜维善一言不发,一直盯着桌子面发呆。   杜月笙便将杜维善拉到了桌子面前,问他最想要哪一样东西。杜维善则抿着嘴摇了摇头,“我哪一样都不要,我就要这个桌布!”   其他孩子纷纷哈哈大笑起来,说着杜维善是个“傻子”,竟然要了一个最不值钱的桌布,起码也应该选银元或者钞票。   看着被哥哥姐姐们嘲笑,杜维善这才解释自己要是拿了桌布,这说明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包括银元,钞票和金条。   听完杜维善的解释,杜月笙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他这才明白是小儿子最有远见,比他的哥哥姐姐们聪明多了。   杜月笙在战争爆发后便挪到了香港去居住,他名下的资产也跟着大大的缩水,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钱能留给孩子们。   杜维善身为幼子,只分到了北京的一座院子,但那个院子在杜月笙离开大陆后就几经转手,已经不属于杜家的财产。杜维善分到的财产只是一张毫不值钱的地契。   但是杜维善有志气,他丝毫没有依靠父亲留下来的钱财和人脉,选择了独自一人到澳大利亚打拼,他利用学习到的地质学知识,做了一家石油公司的地质师。   在工作之余,杜维善也从事投资,用自己的商业头脑赚了不少的钱。   虽然一直辗转海外,但杜维善没忘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用几年的时间收集了三百多枚中亚古币,并将他们无偿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   此后的十多年间,杜维善陆陆续续捐赠了1700多枚古国钱币,弥补了该时段收藏的空白。   无论从商业,成就,还是为祖国的付出,杜维善都是杜月笙众多孩子中最出色的一个。杜维善没辜负自己父亲的殷殷期盼,既对得起从小长大 的祖国,也对得起父亲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