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医中药【岐黄科普】川贝母别名:贝母、川贝【中药歌诀】川贝润肺止咳优,虚寒久咳痰

中医中药【岐黄科普】川贝母别名:贝母、川贝

【中药歌诀】川贝润肺止咳优,虚寒久咳痰少收。象贝苦寒清痰热,散结消痈力更遒。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 卷叶贝母 多年生草本,高15~55厘米。鳞茎圆锥形或近球形,直径5~12毫米。茎直立,绿色或微带褐紫色,具细小灰色斑点。叶片着生在茎上部1/3或1/5的部分,通常下端对生,上端3叶轮生,少为互生;叶片线形,长5~12厘米,宽2~10毫米,先端卷曲呈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顶,少有2朵,下垂,钟状;花被6片,菱状椭圆形,长2.5~3厘米,外轮3片较狭,先端钝圆或梢尖,黄绿色,具紫色方块纹及脉纹:雄蕊6,长1~1.5厘米;子房3室,花柱较粗。蒴果六角矩形,长7~20毫米,径达12毫米。种子薄而扁平,半圆形,黄色。花期6月。果熟期8月。生于高山草地或湿润的灌木丛中。分布四川、西藏、云南、甘肃、青海等地。

● 乌花贝母 形态与卷叶贝母相似,唯本种鳞茎圆锥形,直径6~8毫米。叶下部的常对生,上部的互生或近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6.5匣米,宽3~5毫米,前端不卷曲。花被片长2~2.5厘米,外轮长椭圆形,内轮矩状倒卵形,外面浓紫色,内面黄绿色并带不规则的紫色斑点及脉纹;花丝密被短毛。生高山阳光充足的草坡上。分布四川和青海交界处。

● 棱砂贝母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鳞茎圆锥形,径1.5~2厘米,鳞叶6~10片。茎绿褐色.叶互生,少有对生,无柄,基部稍抱茎,绿褐色或紫褐色:叶片长卵圆形,长4厘米左右,宽5~20毫米,先端不卷曲,上方叶窄小,顶生叶披针形。花单生于茎顶;花被长卵形,长3~4厘米,黄绿色,并有深色的平行脉纹及紫褐色的标点,基部中央长6毫米,宽2毫米的腺穴;雄蕊6,花丝无毛。蒴果长16毫米,种子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7月。生于高寒地带。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归  经 ●入肺经

①王好古:"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性  味 ● 苦甘,凉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唐本草》:"味甘苦,不辛。"

功能主治

1【作用功效】 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2【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3【注  意】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养生药膳

❶川贝母炖梨 材料‌:雪梨、川贝母(3-10g)、冰糖、百合、银耳等‌。‌做法‌:雪梨去核切块,与川贝母、百合、银耳、冰糖隔水炖煮3小时‌。‌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尤其适合肺热燥咳‌。

❷贝母煨鸡 材料‌:母鸡、川贝母(10g)、姜、葱、料酒等‌。‌做法‌:鸡肉汆水后与川贝母慢火煨炖至软烂,调味后食用‌。‌功效‌:补气润肺,适合体虚久咳‌。

❸蜂蜜炖川贝 材料‌:川贝母、蜂蜜‌。‌做法‌:川贝母研末与蜂蜜混合,隔水炖服‌。‌功效‌:清肺化痰定喘,缓解干咳无痰‌。中医式生活植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