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真实的抗战是如何的绝望?淞沪会战中,我国从全国调集兵力,不断增援,聚集70多万人

真实的抗战是如何的绝望?淞沪会战中,我国从全国调集兵力,不断增援,聚集70多万人,3个月伤亡30万人,接近一半,上海沦陷。往往一个几千人的师投入战斗,撤下来的时候只剩下几百人,简直就是“血肉磨坊”。日军的一个旅团追着一个军打,一个联队围剿一个师。这场战役中,日军仅伤亡约1.9万-4万人 1937年夏天,上海的天空被战火染红,淞沪会战打响。这场战役,中国集结了70多万大军,准备死守这片土地。可三个月后,30万人永远倒下,伤亡接近一半,上海还是丢了。想象一下,一个几千人的师冲上去,回来时只剩几百人,血肉磨坊都不够形容这种惨烈。更可怕的是,日军一个旅团8000人,就能追着我们一个军3万人打,一个联队3000人,就能围剿一个师上万人。这仗怎么打得这么绝望?真相藏在历史的细节里,等着我们去挖。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里规模最大、打得最惨的一仗。1937年8月13日开战,到11月12日上海沦陷,70多万中国军队从全国各地赶来,硬碰硬对上20多万日军。结果呢?三个月,30万将士没了,伤亡率超过40%。日军伤亡呢?官方数据说是1.9万到4万之间,连我们零头都不够。 一个师几千人,上战场没几天就剩几百人,伤亡率高达80%以上。撤下来的人,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满身血。老百姓看着都哭,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拿命填窟窿。 这场仗为啥这么惨?原因摆在眼前,躲都躲不掉。 第一,装备差得太远。 中国军队用的是老掉牙的步枪、手榴弹,大炮少得可怜,坦克飞机更是没影儿。反观日军,飞机轰炸、坦克开路、重炮齐发,像开了挂一样。我们拿步枪对着坦克冲,不是勇气大,是真没办法。 第二,训练和战术跟不上。 咱们的兵,很多是刚从田里拉来的农民,扛枪都不会,哪懂什么现代战争?日军呢,训练有素,战术灵活,一个联队就能打得我们一个师找不着北。 第三,指挥乱成一锅粥。 上头将领意见不合,部队之间配合不上,前线打得稀烂,后方还在吵架。装备不行,训练不行,指挥还乱,这仗能不绝望吗? 你没看错,日军一个旅团8000人,就能追着我们一个军3万人满地跑;一个联队3000人,就能把一个师上万人围起来收拾了。这不是夸张,是真事。 为啥?日军火力强,机动性高,一个旅团有重武器加持,打起来像推土机。我们一个军呢?人多是多,可武器不行,组织散乱,跑都跑不快。战场上,人数多没用,火力差就是挨打的命。 更气人的是,日军还擅长分割包围,把我们部队切成一块块收拾。往往一个师被围,援兵赶不上,就这么没了。这种仗,打得人心里直发凉。 淞沪会战,简直就是血肉磨坊。部队一批批上去,一批批倒下,前线将士拿命填,后面还在不断增援。70多万人听着挺唬人,可伤亡30万后,剩下的人还能干啥?上海丢了不算,东部沿海的门也被日军踹开了,后面几年侵略更狠了。 这场仗暴露了咱们的弱点:国家穷,军队散,工业差。日军看准了这一点,一路碾压。可笑的是,他们还以为这就能让我们投降,真不知道中国人有多硬气。 虽说打得惨,可中国军队没垮。谢晋元带着524团一个营,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硬是拖住日军,给大部队撤退争取了时间。这事儿听着就热血沸腾,一个营几百人,对着日军几万人硬扛,愣是没退。 淞沪会战输了,输得挺惨。上海沦陷,东部工业重镇没了,日军顺着这条路往内地打,压力更大。但这场仗也不是白打的。30万人的血,唤醒了全国,老百姓看明白了:不反抗,就没活路。 从这以后,抗战成了全民的事儿。日本以为打垮上海就能吓住我们,结果反倒激起了更大的火。持久抗战的基础,就这么一点点攒起来了。 淞沪会战,30万将士用命换来的教训,今天听起来还是心疼。那是个啥都缺的年代,可硬是靠着不服输撑了下来。这段历史离咱们不远,想想就觉得震撼。你咋看这场仗?觉得绝望吗?还是感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