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陈毅被叛徒陈宏诱骗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竟是叛徒妻子,叛徒妻子的一句方言,竟救了陈毅的命。 在革命期间,陈毅将军有过不少“死里逃生”的经历。其中最凶险的,还要数被叛徒出卖那次,陈毅差一点就成为了特务分子的“囊中之物”。 事情发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的主力部队受到重创。为了保存红军实力,毛主席下令要进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长征这一路上要过雪山,还要爬草地,可谓是凶险至极。但除了主力部队要长征外,还需要留下一小队的人马,在后方进行镇守,这队人由谁来带领,成了一个难题。 在毛主席的深思熟虑下,决定把陈毅将军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陈毅将军有着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是最适合传递情报的人选。另一方面则是陈毅在战场上受了很严重的伤,实在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战略转移。 毛主席带兵进行了长征,陈毅将军则带人镇守后方。毛主席这一离开,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由于长征途中的环境恶劣,通讯几乎完全隔断,陈毅将军也就一直没能受到前方的任何消息。 不过陈毅将军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他在党内召开会议,号召全党同志齐心协力。但这次会议结束后,却发生了意外。 我党同志陈宏,在返程中被敌军抓捕。陈宏最终没扛得住酷刑的折磨,和巨大的利益诱惑,选择了供出我党的一个重要的交通点——启安糖铺。在陈宏的帮助下,敌人又成功策反了糖铺的通信员黄亚光。 可以说陈毅同志的情况十分危急,陈宏是他最信任的助手,而黄亚光是重要据点的通讯员,这两人在党内的位置十分重要,他们精心布置了一个针对陈毅的“圈套”。 当时红军主力已经两年没了消息,陈毅心里是十分的着急,盼望着知道毛主席等人的情况到底如何。陈宏正是抓住了陈毅的这一个心理,利用糖水铺传出了一份“假情报”。 陈毅同志收到了红军主力的一封信,上面写了会有重要人物到访,让陈毅和项英一同前去接应。 陈宏的本意是让陈毅带着项英,如此便可将党内的这两位重要人物“一网打尽”,但也正是陈宏的这个“心急”,让陈毅发现了端倪。 红军主力已经两年没有任何的消息,怎么突然就来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还点名要陈毅和项英去,这很明显是“别有用心”。 为了一探究竟,陈毅特意没有通知项英,反而带着一个警卫员,朝着饭店的方向走去。陈毅想起来了陈宏的行踪,便决定拐个弯到陈宏的家中看一看。 陈宏没有在家,只有他的妻子正在浣洗衣物。陈毅称自己是陈宏的故友,旁敲侧击的询问了句陈宏现在在哪儿。 “他几天前就去“糖铺”喽,一直没回来喽!”其实她想说的是“团部”,不过由于方言的原因,听着十分像“糖铺”二字的发音。、 陈毅一听陈宏和糖铺有勾连,那也就意味着糖铺的负责人也已经叛变。所谓的“重要人物来访”只是为了抓捕陈毅的圈套。陈毅仔细分析过后,当即决定调转方向,立即向相反的方向撤离。 而陈宏带着埋伏好的军队,左等右等也没等来陈毅,他意识到陈毅已经发觉了异常,当即带兵前去追捕陈毅。 不过等陈宏带着兵慌张赶去时,时间也已经来不及了,陈毅已经带着警卫员从小路离开,陈宏再也不会得到关于陈毅将军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