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6年,英国人为了证明狮子才是万兽之王,将一头老虎和一头狮子,关到地坑中战斗

1946年,英国人为了证明狮子才是万兽之王,将一头老虎和一头狮子,关到地坑中战斗,然而结局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老虎乃是丛林之王,脑袋上的王字直接体现了它的尊贵霸气,在丛林地图中几乎是所向披靡,难有敌手。

狮子乃是草原上的王者,硕大的身躯和群体叠加后强大的战斗力让它们在草原地图中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几乎没有天敌。

明明都是动物界中的王者,却困于地图的限制,王不见王。

两王究竟谁更厉害,1946年英国做了一个实验,想要来探究两者战斗力的真实比对。

实验主要在一个地坑中进行,为了让两王在打架的时候能施展的开,英国人特地将这坑挖的又深又宽敞。

在英国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一只硕大的雄狮和一只比雄狮小了很多的老虎被放在笼子中运了过来。

当笼子被打开,一狮一虎被投放进地坑中的时候,两者的体型差距更加明显。

为了两个大家伙真的能厮打一场,狮子是英国人特地从草原上现抓来的野生雄狮,另一只老虎也是同样,相比于动物园里已经养老生活的巨兽,这两只野生动物的凶性更容易被激发。

只是单从体型上来看,这场比赛的不公平性其实已经昭然若揭。

这只被迫参加生死比赛的老虎是一只苏门答腊虎,还是一只雌虎,相比较于体型更大、咬合力更强的雄虎,雌虎的攻击力显然会弱一点。

作为自然界体型最玲珑的老虎,苏门答腊虎尤其是雌虎的体重大多维持在100千克左右,而雄狮的体重平均便有180千克。

要知道体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咬合力的程度和下扑时能够造成的伤害力,显然在英国人的操作下,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公正的战斗比赛。

掉入深坑之后,两只领地意识都很强的猛兽很快就厮打在了一起,苏门答腊雌虎首先发起了攻击,上前一扑就将爪子狠狠的拍在了雄狮身上,尖利的爪直接在雄狮身上打出了血痕。

雄狮也不甘示弱,嗷然大口直接冲着苏门答腊虎的脖颈就要咬下去,被苏门答腊虎及时躲开。

雄狮虽然攻击方式比较单一,基本只用嘴巴去啃咬,但也会利用自己的体型优势直接将苏门答腊雌虎压住,借机啃咬。

幸好苏门答腊雌虎虽然个子小,但是玲珑也有玲珑的好处,苏门答腊雌虎的灵活度很高,几次都能凭借有力的后腿和灵活的转身逃窜,逃出雄狮的钳制。

苏门答腊雌虎的攻击方式比雄狮要多样化很多,常常是两只前爪和嘴巴打配合,双爪下拍造成伤害的同时,紧急上嘴,加重这一伤势。

在不算长的时间里,雄狮和苏门答腊雌虎的胜负马上就要出现,苏门答腊雌虎已经死死咬住了狮子后背,马上就要成功的时候,作乱的英国人出手了。

旁观的英国人直接举起麻醉枪就朝着苏门答腊雌虎射了过去,麻醉的作用起的很快,雌虎几乎立刻就被迫的倒在了地上,没了攻击力。

得到机会的雄狮趁敌已弱,抓紧时间上前补刀,张开腥盆大口就要咬下去,雌虎却抵抗着麻醉的效果慢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大概是意识到外界那些人类的危险性更大一些,雄狮闭上了嘴,不再上前撕打,反而是退守到了另一边,抬着爪子往坑的边缘比划着,想要努力爬出去。

这场狮虎战争结束的猝不及防,结果也并不让英国人开心,毕竟从半途射进场内的麻醉枪来看,英国人更希望他们认知中勇猛的狮子能获得这场胜利。

这场双王比赛会如此荒谬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英国人对于狮子有特殊的文化情结。

在英国自从1066年的威廉一世开始,狮子就一直作为强大的象征被放在国徽的纹案中,从一开始只有两只行走中的狮子图案,到后来变成了三只。

狮子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英国对于强大战斗力的渴望。

英国的多任国王还以猎狮为荣,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猎物来展示他们强大的实力。

也正是因为狮子的王者地位和它超强的战斗力,还有群体而居展露出的团体精神,使得狮子在欧洲的文化意义逐渐被权力化和强势化。

除了英国的皇室,许多贵族甚至是欧洲很多其他国家的王室或大领主也喜欢将狮子图案放入自己的族徽当中,以展示自家力量的强悍性。

在欧洲,狮子甚至还受到了基督教的认同,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甚广,信徒众多,这也使得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狮子都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情结。

也正是因为这些情结,英国人难以接受狮子会败落在老虎手下,还是一只体型差很多的雌虎,这才导致了麻醉针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