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45岁的居里夫人写给郎之万的情书被曝光。在信中,居里夫人流露出对性的渴望。法国人怒不可遏,声称要把她赶出法国。
居里夫人的丈夫是诺贝尔奖的共同得主皮埃尔·居里,当时是巴黎物理和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发明了“居里天平”,并发表了“居里法则”的磁性理论,享誉法英德三国,居里夫人和他相恋的时候,他还很年轻。
玛丽·居里夫人同样很优秀,在获得成功以前,进行过许多次有关镭的试验,一共出版了三十二份报告,每一份都得到了社会热烈的反响。
不幸的是,皮埃尔·居里于1906年死于一场车祸,当时他才38岁。作为遗孀,居里夫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她曾一度沉沦于悲痛之中,直到丈夫的一个学生郎之万经常关心她,才让她恢复了元气。在此过程中,两人之间的感情已经从单纯的师生之分,发展为一种暧昧的关系,她和郎之万坠入了爱河。
但是郎之万并不是个普通男人,他有着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不是等闲之辈,当他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他是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分子,对政治很感兴趣,以一位出色的共产党员身份参加了法国共产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在德国的潜水艇战争中,法国陷入了困境,郎之万勇敢地承担了重要任务。他克服了在战争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与俄国的电子工程师希洛夫斯基一起,做了许多试验,使用了静电发射装置,把碳微米放在凹陷的聚焦点上,成功接收到海底的潜艇回波,老实说,与郎之万其他的研究相比,这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朗之万只比居里夫人小五岁,他当时还有妻子,1911年,居里夫人已经45岁了,她给朗之万写了很多份情书,信里居里夫人毫不避讳地流露出对性的渴望,他的妻子找到他们俩的书信,交到了管离婚的法院。
居里夫人的许多同事知道了这件事,对她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她是家庭破坏者。
两个科学家之间的关系,让法国人民难以接受。当时,这件事情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抗议的人包围了居里夫人的房子、实验室,她只好把女儿送到一个朋友家。
她家里的玻璃窗被碎石击碎,法国人给她写了一封信,要把她赶出法国。人们甚至给她起了个“波兰荡妇”的绰号。居里夫人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她一直处在精神错乱的境地。
郎之万也并不好过,有一次他甚至和一位新闻工作者用手枪进行格斗,幸亏俩人当时谁也没有开枪。
一九一零年七月,朗之万经人劝,到巴黎租了一间房子,独自一人生活,仍未离婚。
居里夫人也悄悄搬走了,人们对“他俩消失了”的荒唐猜测越来越多,这桩不光彩的绯闻就这样爆发了。巴黎没有找到这对情侣,有人认为他们私奔了。
一些小报的措辞变得更加放肆、刁钻、刻薄,居里夫人再也忍受不住这种痛苦,晕倒在了地上。在十二月二十九日,那是个黑暗的周五,居里夫人昏迷不醒,被人送往医院。
一位为法国赢得了莫大荣耀的女科学家,就这样被肮脏的流言蜚语击垮了。
在医院,居里夫人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她的倒下最终引起了好心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向玛丽表示慰问,特别是皮埃尔的弟弟雅克,对她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安慰。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治疗之后,居里夫人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病痛,但她的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身体非常虚弱。
后来,居里夫人因过度工作而精疲力竭。
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镭的研究,她的朋友和同事大都是男性。她的男性朋友非常多,以至有人又对她进行了无礼的指责。他们用粗鲁的话说:“她是一个靠男人生活的人,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但是,居里夫人却不再理会这些流言蜚语,她说:“我知道,要想使别人尊重自己,就得先尊重别人。我一定要在这方面做个榜样,要尽我所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我的心血倾注在工作上,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
1934年七月,已经病情未完全恢复的居里夫人,再一次急切地想要回到实验室中,但这一次却没有如愿。因为她最终因病去世了。
居里夫人和郎之万的爱情,在强烈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以失败告终。两人只好把这份爱意深藏心底,带进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