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763年,秦桧的后人秦大成考了状元,结果乾隆知道后,便当着众人的面问:“秦爱卿

1763年,秦桧的后人秦大成考了状元,结果乾隆知道后,便当着众人的面问:“秦爱卿,百官都传你祖上是南宋的秦桧,果真如此吗?”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料他只用了七个字就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秦桧陷害忠良、迫害名将岳飞的罪行,使他成为万世不齿的奸臣,也让他的子孙后代饱受世人鄙夷与不公。  

即便时过境迁,秦氏后人依然背负着沉重的枷锁,无法摆脱先祖罪孽的阴影。

  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叫秦大成的少年因其非凡的才华脱颖而出。秦大成自幼聪颖好学,在诗文创作和书法领域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他的父亲秦梓见儿子有出息,便不遗余力地栽培,聘请名师,给予最优渥的教育资源。

  然而,尽管秦大成才华横溢,他却无法摆脱世人对秦氏子孙的偏见和不信任。

  其实,秦大成并非秦桧的知直系后代,他真正的先祖名叫秦梓,虽然当时和秦桧同为宰相,却因为秦桧的种种恶行,早就断了来往。

可惜世人并不了解这段渊源,仍将秦大成视为秦桧的后人,对其品行和忠诚心存疑虑。

  尽管流言蜚语不断,秦大成依然凭借过人的才学,在科举考试中连连高中。  

他以精妙的诗文和出类拔萃的书法技艺赢得考官赞赏,最终摘得殿试状元的桂冠。

  然而,正当秦大成为前程似锦而欢欣鼓舞之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乾隆皇帝对这位新科状元的身世产生了怀疑。  

原来,有人向乾隆皇帝告发秦大成乃是秦桧后人,虽无确凿证据,却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乾隆素来疑虑深重,生怕被奸佞之徒蒙蔽,因此对秦大成的身世格外关注。他下令彻查秦大成的家族渊源,试图理清他与秦桧的关系。

  消息传到秦大成耳中,令这位年轻的状元顿感五雷轰顶。

  他深知自己虽与秦桧同宗,却并非同流合污之辈,但在皇帝眼中,“秦桧后人”这个身份无疑是一个难以磨灭的污点。

  秦大成明白,若不能妥善应对,不仅自己的前程将毁于一旦,整个秦氏家族也将受到牵连。  

乾隆召见秦大成的那一天,整个大殿内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屏气凝神,等待着这位新科状元的表现。  

秦大成缓步走到御前,恭敬地行礼叩拜。乾隆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直视着面前这位青年才俊。

  “秦爱卿,朕听闻你乃是秦桧后人,此事当真?”乾隆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

  秦大成心中一凛,深知此刻说什么都至关重要。

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引用了一句古语:“一朝天子一朝臣。”短短七个字,却蕴含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这句话一方面默认了秦大成与秦桧的渊源,另一方面却也暗示,当今盛世早已不同于南宋末年。

  秦大成言外之意,是他虽与秦桧同宗,却绝非同流合污之辈。他誓死效忠大清,绝不会重蹈秦桧的覆辙。

  乾隆听到这话,心中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他看出秦大成虽出身名门,却能不恃其才,临危不惧。

  这种沉着冷静、巧言善辩的风度,正是朝中栋梁之才所必备的品质。于是,乾隆当即破格提拔秦大成为翰林院修撰,后又擢升为侍讲学士。

  然而,对秦大成而言,高官厚禄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他始终无法忘却先祖秦桧的罪孽,内心充满愧疚与自责。

  虽已身居高位,秦大成却从未志得意满。他常常反思先人的过错,试图以自己的言行来挽回秦氏家族的清誉。  

有一次,秦大成在游览杭州西湖时,特意前往岳飞墓前叩拜。

  他跪在墓碑前,泪流满面,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