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如果孟达不叛变,蜀汉不仅能保住东三郡,甚至连荆州也能保住,关羽也不用死,但这事儿

如果孟达不叛变,蜀汉不仅能保住东三郡,甚至连荆州也能保住,关羽也不用死,但这事儿不取决于孟达,而是取决于刘封。 . 孟达之所以叛逃到曹魏,不是因为他不想效忠刘备了,而是被逼的。 . 孟达的最终叛逃,跟两件事情直接关联。 . 第一件,刘封肆意欺辱孟达。 . 刘封和孟达之间本来是没有任何恩怨的,问题主要出在刘封身上。 . 最开始,刘备攻取汉中时,孟达也亲率自己的部曲数千人马攻破东三郡之一的房陵,接着,孟达准备进攻上庸。 . 但刘备担心孟达一个人难以独自担当大任,于是派养子刘封带兵从汉中顺沔水而下,与孟达会合,并且统领孟达的军队。 . 两人在上庸会合时,攻城的兵力瞬间增强,上庸太守申耽自知不敌,于是献城投降,东三郡由此被刘备控制。 . 此后,刘封和孟达就镇守在上庸,刘封为主将,孟达为副手。 .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刘封这个人骄横跋扈,随意欺辱下属,连孟达也被他欺辱,可他又不能把刘封怎么样,敢怒不敢言,因为刘封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还是老板刘备的养子。 . 要知道,孟达是迎接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手里有四千家部曲(私人武装),这样的人物,被人欺负了,他还不能还手,是很憋屈的。 . 就在孟达一肚子气时,刘封开始变本加厉,孟达平时喜欢欣赏音乐,为此还特意搞了一支私人乐队。 . 谁知,刘封知道这事儿之后,就想把乐队据为己有,于是带人明抢,仗着自己是刘备养子的身份,直接把孟达的乐队给抢走了。 . 事发后,孟达十分愤怒,但又十分无奈,两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 这是孟达最后选择叛逃的内在原因,他投效刘备后,被人欺辱,日子过得很憋屈,心里很不爽。 第二件事情是拒绝增援关羽。 关羽围攻襄、樊时,正好就是刘封和孟达矛盾激化之时,面对关羽命令他们出兵协助围攻襄、樊的要求,这二人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比如,谁负责带兵去增援关羽,谁负责留守上庸?如果出兵的话,后勤供应谁来负责?万一战事不利,谁负责接应?等等很多问题是需要他们协商的。 但他俩此时这种矛盾激化的状态,是不可能达成一致的。 所以,对于关羽的要求,这二人肯定无法出兵增援,于是以东三郡归附不久,不能轻易离开为理由拒绝了关羽。 不久之后,关羽先是在襄、樊前线被徐晃打败,只好撤围而去,这时又传来吕蒙袭击荆州的消息。 关羽最终没能收复荆州,反而被东吴打垮,最后兵败身死。 荆州失陷,关羽被杀的消息传出后,最恐慌的人是孟达。 站在孟达的角度,他们当初拒绝增援关羽,所以关羽迫于无奈调走荆州留守部队北上,导致荆州兵力空虚,被吕蒙攻占,关羽本人也因此战败身亡。 这件事情,刘封和孟达是有直接责任的,如果追究起来的话,那就是重罪。 然而,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不会把他怎么样,就算刘备真的会追究刘封,那么刘封如果帅锅给自己,也是够自己喝一壶的。 毕竟刘封是老板的干儿子,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荆州失守、关羽败亡之事一旦追究下来,最后受到重罚的人,大概率就是自己。 所以,孟达权衡之下,决定离开刘备集团,在给刘备写了一封辞职信(《辞先主表》)之后,跳槽到了小曹老板那边。 对于孟达前来投奔这事儿,小曹老板是十分欢迎的,不仅加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还将其封为平阳亭侯。 不久之后,孟达做了带路党,与曹魏大将夏侯尚、徐晃一起进攻东三郡,西城太守申仪直接投降,刘封随后被徐晃、孟达击败,狼狈逃回成都,东三郡由此落入曹魏之手。 从整个过程来看,蜀汉能不能保住东三郡不取决于孟达,而取决于刘封。 即使孟达没有叛逃,他和刘封拒绝增援关羽,导致关羽败亡、荆州陷落一事会不会受到追究,如果刘备追究的话,孟达难逃干系。 从史料记载来看,关羽败亡后,刘备虽然恼怒刘封、孟达不增援关羽,但并没有追究责任,所以孟达应该暂时不会受到惩罚。 但即使是这样, 如果曹魏进攻东三郡的话,也很难守住,因为孟达和刘封不和,矛盾已然激化,不可能再同心协力守城,一旦战事失利,孟达恐怕也会投降,还有申仪、申耽这哥俩有异心,也是个隐患。 蜀汉若想守住东三郡,前提条件就是刘封、孟达必须没有矛盾,必须同心协力。 这就取决于刘封了,如果他和孟达交好,没有欺辱他,孟达也不至于叛逃,反而还会全力支持刘封镇守东三郡。 这两人同心协力的情况下,关羽写信要求他们出兵的时候,他俩肯定也就派出军队增援了。 到那时,关羽也不用再抽调用于防备东吴的荆州留守部队北上了,荆州大本营也不至于兵力空虚,给了东吴可趁之机。 荆州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吕蒙就算袭击荆州,也必然要费力攻城,只要荆州这边能短期顶住吕蒙的进攻,等关羽回援,危机很快就能解除。 荆州也不会陷落,关羽更不会兵败身死。 不过荆州能不能保住,还得看糜方和傅士仁,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还会不会投降,但东三郡是肯定能保住的。 带来这一切连锁反应的根源,就是从刘封欺辱孟达这事儿引发的。 所以,如果刘封能善待孟达的话,东三郡能保住,荆州也大概率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