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70年代末,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发现装化肥的袋子竟然是上好的尼龙布料,这在

70年代末,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发现装化肥的袋子竟然是上好的尼龙布料,这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少有,尽管上面印着“尿素”、“日本制造”等字眼,上面还是决定将袋子裁开,出售给社员,他们可以自己染色制作裤子。 尽管这种做法放在现在让人无法想象,装化肥的尿素袋子怎么能用来做裤子呢?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其背后更是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艰难历程。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一切都处于尚待发展中,物资极其匮乏,再加上彼时处于计划经济,居民们购买布料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布票。 那时候布票可谓是十分稀缺,所以大家的衣服几乎都摞满了补丁,想要用布料给自己做一套新衣服,这简直成了大家当时最渴望的事情。 恰恰此时,我国从日本购买了大量的化肥,这些化肥用完后,化肥袋子被留了下来,一些聪明的人发现,这化肥袋子用的是尼龙布料,贴在皮肤上十分的柔软。 于是大家立刻将化肥袋子拆解,通过简单的染色后出售,尽管大家知道这种布料的原材料是化肥袋子,但大家依旧甘之如饴,化肥袋子制作的衣服成了当时的紧俏商品。 由于染色水平过于落后,这些衣服经常穿着穿着就发生掉色的问题,原本印有的“化肥”字样就会显露出来,不过大家并不放在心上,毕竟有一件衣服穿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家终于发现石油中能够提取出布料,石油里包含多种碳氢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是提取纤维的重要原材料。 石脑油通过高温分解形成了大量的乙烯、丙烯,随后再通过一些专业技术将乙烯丙烯合成为制造纤维的原料。 最后把这些提取出来的原料不断地拉伸挤压,直到最后可以纺织成布料,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尼龙、涤纶就是由此而来。 过去制造布料最主要的就是棉花,但当时棉花产量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国人的需求,直到石油提取布料工艺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 直至今天,石油提取出的布料仍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极大程度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这种方法虽然好,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制造过程要不断地开采石油,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引发一定的石油泄漏、生态破坏等问题。 除此之外,在这些化工厂附近,通常会释放一定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不仅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压力,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石油提取布料对我们来说有利也有弊,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减少这种方法带来的损害,例如现在研发人员正在不断推广生物基合成纤维方法。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推出了一定的环保要求,这对于改善石油质量带来的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石油制料反映出了当时我国的迫切需求,现在我们应从多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美好。#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