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你的美国去!”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坐着轮椅搭乘美国航班不远万里回到家乡上海,却遭到自己至亲辱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2年11月底的纽约肯尼迪机场,一位坐着轮椅的七旬老人正在办理登机手续。他身边站着几位美国上海同乡会的热心人士,握着老人的手,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位老人名叫刘玉生,已过七旬,在美国漂泊生活了整整32年。如今,他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路途,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与曾经的妻子和女儿团聚。 "这是你的机票和护照,一定要保管好。"一位志愿者把文件递给刘玉生,眼中满是不舍。 回想几个月前,这些热心人在纽约法拉盛的街头发现了无家可归的刘玉生。那时的他,蓬头垢面,睡在大街上,令人心生怜悯。了解到他的处境后,上海同乡会立即发起了爱心募捐,为他筹集到1.5万美元的回国经费,还帮他重新补办了中国护照。 刘玉生登上飞机前,向送行的人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对大家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上海,照顾心脏不好的妻子,与女儿团聚,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然而,当刘玉生真正踏上上海的土地时,等待他的并不是温馨的团聚场景。经过热心人的多方打听和寻人启事,他们终于联系上了刘玉生的家人,却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回应。 "我们不会见他,也不想和他有任何联系。"电话那头,刘玉生的女婿语气冰冷。 原来,32年前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当年40岁的刘玉生为了追逐"美国梦",丢下年仅8岁的女儿和小他十岁的妻子,独自前往美国。从那以后,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打过一个电话,没有寄过一封信,更没有寄回一分钱。 面对家人的拒绝,刘玉生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在救助站向媒体诉说自己在美国的艰辛,声称自己放弃了美国救助站分配的房子,只为回来照顾家人。但随着事件的发酵,他的真实目的逐渐浮出水面。 "我要分一半房子,或者他们给我一半房钱。"刘玉生最终表明了自己的诉求。原来,他的目标是当年单位分配给他的那套房子,如今因拆迁已经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新房产。 消息传出后,一些自媒体账号开始不断为刘玉生发声,甚至对其妻女进行道德绑架,要求他们"大度原谅"。他们每天与刘玉生一起拍摄视频,试图通过舆论压力迫使妻女让步。 刘玉生的苦情戏码继续上演。他拒绝去救助站,选择露宿公园,声称自己在美国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泪。然而,随着真相逐渐被揭露,网友们开始对他的行为表示愤怒和谴责。 "人都是要脸的啊,没钱没脸回国。"这是刘玉生在美国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谁能想到,这句简单的话背后,却是一段长达32年的缺席人生。 让我们回到1950年,刘玉生出生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旧上海青红帮的小头目,解放前逃去了香港,后辗转到了美国。三岁时,父亲的离开让刘玉生童年缺失了父爱,这或许也埋下了他后来性格中不负责任的种子。 成年后的刘玉生在崇明岛当过知青,随后进入上海基础工程公司当了一名工人。他娶了一位比自己小十岁的女子为妻,两人生了一个女儿,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平稳。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早已取得美国绿卡的父亲与家人恢复了联系,开始往家里寄钱。那时的美国在很多中国人眼中宛如天堂,据说在美国打工每月能挣几百美元,而刘玉生在国内工厂的月工资不过几十块人民币。 巨大的收入差距让刘玉生心生向往。1990年,40岁的他和哥哥一起办理了旅游签证,前往美国投奔父亲,将小他十岁的妻子和年仅8岁的女儿留在了国内。 然而,美国生活的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刘玉生的父亲在纽约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但生意并不景气。加上常年给国内家人寄钱,老刘在美国并没有积累什么财富。 看清现实的哥哥很快选择回国,而刘玉生却仍然抱着幻想,决定黑在美国,等待所谓的大赦,以获得合法身份。据刘玉生称,他在来美国第三年,即1992年在逃避移民局检查时丢失了护照,从此进入递解程序,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被遣返。 在美国的第十年,刘父去世,刘玉生变得更加孤立无援。他去中餐馆打工,洗碗刷碟,做各种杂活。一位曾经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他不是好吃懒做的人,但不善交流,脾气太硬。" 就这样,刘玉生在餐馆一干就是十多年。年过六旬后,他找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能去赌场赚取微薄收入,一天能有20美元就不错了。有钱时住10元一晚的家庭旅馆,没钱就露宿公园。 而在国内,被刘玉生抛下的妻子独自抚养着年幼的女儿。她从希望到绝望,无奈地接受了丈夫消失的事实,一步一步把女儿拉扯长大。32年间,刘玉生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没有打过一个电话,甚至没有写过一封信,完全切断了与妻女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