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高新三期永安渠商业街,发现这里新开了一家小六汤包。 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有名的汤包有两家:一家是回民街的贾三灌汤包;还有一家就是小六汤包。 以前人们吃包子都是要个大馅多,而这种能吃出汤汁的包子很新奇,由此还产生一种吃法:说什么轻轻夹,慢慢晃,戳破窗,勺接汤,先吃包,再喝汤。那时候吃包子成为一个时尚,尤其是虾仁馅味的汤汁那种鲜美令人难忘。后来虽然吃多少了,但是记忆中味道还是不错。查了下资料,小六汤包第一家店是翠华路店,1994年,算下已经三十年了。
路过高新三期永安渠商业街,发现这里新开了一家小六汤包。 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有名的汤包有两家:一家是回民街的贾三灌汤包;还有一家就是小六汤包。 以前人们吃包子都是要个大馅多,而这种能吃出汤汁的包子很新奇,由此还产生一种吃法:说什么轻轻夹,慢慢晃,戳破窗,勺接汤,先吃包,再喝汤。那时候吃包子成为一个时尚,尤其是虾仁馅味的汤汁那种鲜美令人难忘。后来虽然吃多少了,但是记忆中味道还是不错。查了下资料,小六汤包第一家店是翠华路店,1994年,算下已经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