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369年,朱元璋问朱升你想要什么职位。朱升听后扑通跪倒在地,连忙说自己想要告老

1369年,朱元璋问朱升你想要什么职位。朱升听后扑通跪倒在地,连忙说自己想要告老还乡,不同意就长跪不起。朱元璋又问他有没有儿子,朱升听后老泪纵横。

朱家能打下大明江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人和”方面,跟着老朱打江山的人材非常多,其中最为智慧的莫过于朱升,他还在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明朝建国之前,更体系现在能在明太祖准备“大杀四方”的时候全身而退。

朱升虽然也姓朱,但是他和朱元璋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他是安徽人,自幼饱读诗书,年轻时就已经小有名气,是难得的人材。

他在元朝考取功名之后,成为了学正,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

当时的学府靠的的是国家给土地,靠收租维持生计,但是元末的政局混乱,国家给的土地全被当地的乡绅侵占,学生们根本吃不饱饭。

于是他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颇有成效,名气还享誉全国,干了几年之后,朱升对于官场厌倦,决定归隐。

当朱元璋的大军打下徽州城之后,第一时间就带着点心去看望朱升了。

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朱升这种带点本事在身上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傲骨。

要是朱元璋用武力胁迫,朱升肯定宁死不从,但是朱元璋作为大明江山的天选之人,识人善用,礼贤下士,做的很是到位。

他闻声软语的将朱升请出了山,那句广为人知的九字真言也是朱升提出的。

朱元璋称帝,大明王朝建立,史称明太祖。

明太祖在江山稳固之后,渐渐的显现出自己的猜疑之心。

朱升心里和明镜一样,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很明白,于是在皇帝提出要给他个大官当当的时候,已经七十岁的朱升,老泪纵横的拒绝了,而且还表达了想要回家养老的心。

谁知明太祖话题一转,问起了朱升的儿子,他的意图也很明显,你回家,你还有儿子。

明太祖是靠起义打的江山,对于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很是忌惮,特别是有号召力的人。

朱升闻言,连忙下跪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儿子养老送终”。

明太祖思虑再三,赐给这位老臣一部“免死卷”(相当于免死金牌)。

朱升不仅了解皇帝的为人,他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朱同。

朱同不像父亲那样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免死卷”也是朱升求来为儿子保命用的。

朱升辞官回乡之后,接连辗转多地居住,最终定居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用此举向皇帝证明,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就没有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嫌疑。

不得不说,朱升确实是聪明的,他不像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那样出名,正是因为他懂得避其锋芒,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最终也得以善终。

那他的儿子朱同,最终保住性命了吗?

其实并没有,朱同在朝为官的时候做到了礼部侍郎,最终因为牵连进盗卖官粮一案,被皇帝处死。

事实证明,明太祖想杀的人,即使有免死金牌也逃脱不了一死,但是看在朱升的面子上,也给朱同保留了全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