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金城战役中,杨勇指挥志愿军第20兵团实施的"精准炮火反准备作战",堪称抗美援朝收官之战的经典战例。 战役前夕,杨勇通过潜伏侦察和无线电侦听,准确掌握了韩军首都师、第3师团的炮兵阵地坐标和弹药库位置。7月13日晚21时,在总攻发起前5分钟,20兵团集中了1094门火炮(含喀秋莎火箭炮),按照预先标定的152个重点目标实施突然打击。 首轮炮击就摧毁韩军80%的野战炮兵阵地,其中喀秋莎火箭炮第21师对轿岩山地区的齐射,瞬间引爆了韩军第26团弹药库,冲天火光映红了整个战场。炮火延伸射击时,杨勇命令各师属炮兵以连为单位"分段包干",专门压制残存火力点。 据《20兵团金城战役总结报告》记载,这次反准备射击共消耗弹药1900吨,摧毁敌军工事368处,毙伤敌2300余人,使韩军前沿指挥系统完全瘫痪。战后缴获的韩军作战日志显示,其炮兵部队在遭到打击后通讯中断达47分钟,直接导致后续防御体系崩溃。 美国陆军战史《潮藓的军事行动》承认:"这是战争中最具毁灭性的炮火准备之一,其精准程度远超联合国军预期。"此战为志愿军最终突破"密苏里防线"、推进12公里创造了决定性条件,直接促成停战协定在7月27日签署。 杨勇因此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其炮兵运用经验后被编入解放军《合同战术教程》。